第1章 自古秦淮多風月(1 / 1)

楔子

秦淮一帶,自古繁華。

北宋仁宗年間,偶有戰亂,幸而天下大勢趨於太平。五陵人家,人煙稠密,不論是垂髫小兒,還是班白老者,皆能習歌舞,不識幹戈。

逶迤東來的秦淮河畔植滿了桃李梨杏,每到春夏時節,那一樹樹的繁花,像是畫家用最濃豔的朱砂、石綠堆出來的一樣;又像是繡娘素手翻飛織成的一卷飛花圖,綠雲低映,紅花如刻,美不勝收。

舉目望去,羅綺飄香的柳陌花衢,管弦不絕的茶坊酒肆,鋪戶繁雜,招搖的繡斾鋪天席地,掩映了天光雲淡。更有縈紆耳畔的歡歌笑語,管弦絲竹之樂,不分晝夜,處處舞榭歌台,時時醉月評花。

暮色四合,遠處的天空像是打翻了的胭脂盒,暈紅了半邊臉,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麵,霞光濯濯,剔透晶瑩。兩岸青樓畫閣上燈火通明,映著月色花光,給身著瑟瑟衣,雲鬢花鈿,胸前如雪如蓮,霞衣窄腰,笑倚江頭招遠客的二八少女籠罩了一層朦朧的水光,宛如出岫白瓷,叫人轉不開目光。

除舊迎新的那天秦淮河畔悄無聲息多了一座青樓名楚館,朱門欄檻,明暗相通,珠簾繡斾,燈炷晃耀,擠在滿路行歌的柳陌花衢中也不甚起眼。

一冬的寒氣尚未洗盡,楚館裏的姑娘們便換上了春衫,遠遠看去,一個個宛如含苞欲放的春花,竟爭華麗。薄如蟬翼的輕紗底下隱約可見如瓊脂白玉般的肌膚,上有花光寶氣流轉,使人忍不住去親近。靠近了,隱約嗅到幾縷清新馥鬱的香氣,如暖風拂麵,好似透過皮肉縈繞在了心頭,令人心中一蕩,迷失在夢醒夢深間。

“來來來,誰輸了誰脫一件衣服,不許耍賴!”鶯聲燕語中,一道嘹亮的聲音壓過喧嘩,帶著三分慵懶,二分直爽,一分戲謔,鑽入耳中,全化作了溫香軟語,讓聽到的人心中一蕩,紛紛側目望去,究竟是何等佳人。

梅紅縷金的小燈籠子給盤膝坐在桌上,姿態慵懶的美人籠上了一層花光寶氣,微微上挑的鳳目斜睨著圍在她身邊的一群男人,嘴角似有若無的笑容給她添了兩分慵懶,被館中八個大暖爐呼出的熱氣熏得雙頰飛紅,媚眼如絲,整個人恍若瑤林璧月,神仙妃子,豔奪明霞。

看過來的人紛紛抽了一口氣,好一個秋水為神,瓊花作骨的美人!

那一襲半穿半褪的淡紅衫子下,露出瓊脂白的玉膚,胸前那灣深深的溝壑盛滿了春光,看得男人們目不轉睛,恨不得直接上手把那撩人的衫子撕碎,探尋更深處的綺麗風光。

雲裳神色慵懶,倦倦勾了勾唇角,收起劃拳的玉手,慢悠悠攏起散落在胸前的衣襟,聽到男人們此起彼伏的扼腕聲,滲入到眼底的笑容仿佛斂盡了華光寶炬,說不出的耀眼奪目,斜了直直盯著她胸前的男人一眼,嗔道“爺輸了,怎的不脫呀!”

男人隻覺雲裳這麼嫣然一笑,眉目之中含了書不盡的秋波,看得他渾身酥軟,忙不迭地點頭,“我脫!我脫!”

周圍人笑著起哄,也紛紛來與雲裳比試。

月光又清又白,灑落在江畔重樓疊榭間,天上幾盞星火,地上幾點燈火,猶如鏡花水月般,遙遙相對,恍如夢中。

梆子聲穿過紛雜的管弦絲樂,新聲巧笑,猶如從層層疊疊的香雲殘霧中穿梭而來,在耳邊清晰可聞,已然月高夜深。

秦淮河畔依舊燈月交輝,徹夜笙歌,吆喝聲,笑聲,歌聲,琴聲,絡繹不絕,錦衣華服的金陵子弟,玉帶飄香的□□美人,往來不絕。

人影憧憧,歌聲擾擾的秦淮河,卻似隔著一層薄薄的綠色麵紗,波瀾不興的水麵不知是因為沉澱了太多胭脂香粉,還是因為天上那一輪淡淡的月與地上那疏疏的林相襯,在不為人知的夜裏冷冷的綠著,日複日,年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