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皇子阿洵(4)(1 / 2)

老先生字裏行間既威嚴,其中卻不乏哲理。

上來他便提了個古怪的問題,他聲音沉穩地問道,“國為何物?”

國為何物?這老頭兒說話真有意思,有些書生在心中想著。國,既是國,尤其是三言兩語能加以描述的?說好了那便罷了,要是萬一有什麼言辭閃失,自己的項上人頭怕是不保!這個問題又豈是他人敢妄言的?

夏老先生自然明白他們心中的顧慮,卻偏偏也不捅破了說。

屋內一片寂然。這時,夏老先生的目光掠過下方的一張張臉。

他望著下麵的一個男子,叫道,“廉公子,來,你來試試這個問題。”

左尋都聞言,不禁心中暗歎:在這國子監,這老先生就如同皇上似的。不不不,這話可不能亂說,要知多少人都因禍從口出而死。

這件那廉公子穿得很是得體,綰著頭發看上去儀表堂堂。他聽了很為難,慢慢騰騰地站起來,低著頭,臉上已經紅得不成樣子。

他揪著自己的手帕,口裏支支吾吾,回答問題也說不出個究竟。

夏老先生見他此舉,便已經心領神會。“好了,公子,坐下罷,世人皆有難題,公子隻需明白,有問必有解的道理便好。”

公子不好意思地坐下後,夏老先生又繼續開始掃視下麵的一群孩子們了。

大多數人都在心中默默祈求,祈求上天千萬不要讓夏老頭子找上自己。

夏老先生突然把目光定在一個麵生的孩子的臉上。這孩子看上去眉目清秀、雅人深致,尤其是那一雙眼睛,清澈而又漂亮,宛若汩汩清泉。

但這也不全是那孩子引起夏老先生的注意的原因。夏老先生看著那孩子便喚道,“那個孩子,你來回答我的問題。”

左尋都注意到夏老先生的眼睛正注視著自己,才知道原來那話裏叫的就是自己,她指著自己的臉,有些不敢置信。

夏老先生又說,“沒錯,就是你,你來回答我的問題吧。”

左尋都站起來,說道,“國,可藏金萬貫,亦可生靈塗炭,可安如磐石,也可危如累卵。既然先生問國為何物?那學生鬥膽說,在學生眼中看來,國家不過是饑餓時的一碗充饑熱粥、寒冷時的一件保暖衣物、貧窮時的一錠銀子罷了。”

聽這少年把自己的國家說成是熱粥、衣物、銀子等俗物,有些人便開始有些忿忿不平了。尤其是幾個書生,認為這少年一定是要死定了。

沒想到,夏老先生不說話,而是說道,“你繼續說下去。”

左尋都繼續口若懸河,“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百姓的溫飽生計是國之大事,至今仍有許多百姓吃不飽、穿不暖,無處可去,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他們所期望的隻是國家能夠在這時候為他們送來熱粥果腹,送來衣物保暖,讓自己能夠有錢掙,子孫萬代不再挨餓。他們所期待的正是那些俗物,卻能他們願意一切去換的救命稻草。國旨在為百姓謀福祉,在百姓的心目中,之所以愛戴一個君王,就是因為其能給他們所需要的。因此,學生認為,國即為百姓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