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洵兒,左相一定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將來若是那月虛公子,在朝堂上占得一席之地,母妃便不必再整日憂心忡忡,半夜被夢魘驚醒。洵兒,你一定要與……”
“母妃!”鄭芷洵微惱,“我與他結交並非是為了將來繼承大統,而是看重他的人品才幹,真心希望有他這麼一個知己。”
“母妃自然知道,隻是來囑咐你一番。你有這麼一個知己自然是好,隻不過母妃更希望洵兒能夠胸懷大誌。你是本宮的孩子,是不會差的。”
鄭芷洵一時無言以對,隻得對著寧妃期待的臉微微點了點頭。
---------我是分割線---------
北修國的國子監是整個國家乃至天下的最高學府,學生多是王族、世家公子、各地所選出的貢生。國子監內的學生沒有統一的學年時間,反而是每一年都舉行一次考試,學生可以任意參加,隻要通過考試便可畢業。隻不過,這考試囊括了不少的內容——國子監的藏經閣書籍所涉及的知識的四分之三,因此不少學生都將國子監的考試視作是最高的考核,同時也是最恐怖的考試。
左尋都剛剛入學一年,今年是十三歲,整日聽課,沒事就待在藏經閣內,整日潛心學習,埋在書海之中,加上他天賦異稟,長進更是令所有人對這月虛公子驚歎不已。而鄭芷洵與左尋都更是知己,總是形影不離的,日日在一起探討學問,各個老師對這兩個學生讚不絕口,真可謂是前途一片光明啊。於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左尋都和鄭芷洵都參加了這一年的考試。
發榜那天,所有人都不禁瞠目結舌,心中滿是驚訝、慚愧、埋怨之情。究竟為何?
左尋都、鄭芷洵的名字赫赫寫在榜上!
最重要的是,左尋都剛剛入學一年,就一舉奪得了此次考試的第一名,鄭芷洵也以四分之差位列第二名,這簡直是締造了神話!從古至今,在國子監的曆史上,都未曾有過如此佼佼者,如此天才神子!
不知為何,這件事流傳民間,連百姓也跟著一起,對這位少年神子佩服得五體投地。民間到處傳唱月虛公子的詩作,每一家的姑娘也日盼夜盼,盼著能親眼一睹這少年神子的絕世風采。
更令人欽佩的是,已經有如此才學的左尋都竟然沒有狂妄自大,反而決定繼續留在國子監,繼續研習深究,引得人人讚美其謙虛之心無人可比。而鄭芷洵,因為皇後思念,遵循母命,回到了皇宮。兩位至交好友便就此分離,離別時灑下的淚花,注定了他們終有一天會再次相遇,也注定了他們各自糾葛羈絆的瑰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