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尋找網蹤
薑山遠赴美國“獵狐行動”的準備工作充分,信心倍增,但是為確保行動成功,他還是動用了遠在美國的私人關係。
在美國警方,他最密切的關係自然是唐娜。
他選擇在深夜,給唐娜打了越洋電話。
考慮到時差問題,他細心地照顧了唐娜,沒料到電話打通沒有人接聽。
這個電話,從香港分別後,他前後撥打六次,都很順利地接通,內容無非是問候和邀請。
雖然,從在香港時就約定,唐娜到大陸旅遊,薑山全程陪同並當導遊,但是一直沒有成行。
按說,美國警察的帶薪年假很正常,保障得最好,不應該是唐娜沒有時間,原因就在於唐娜個人事務上。
涉及到個人隱私,不便多問,薑山隻能每次都保證,歡迎光臨,隨時恭候。
現在,唐娜不來,薑山要去了。
然而,打了電話卻又聯係不上,這是什麼狀況。
次日,小組再次碰麵研究有關問題時,薑山忍不住問了“網螞”能否搜索到電話主人的有關情況。
“網螞”神秘地答應著“試試吧,誰知道呢?隻有上帝知道。”
薑山把唐娜與鮑恩、雷恩斯的相關資料,全部交代給“網螞”參考,希望盡快查找到唐娜的相關信息。
“網螞”進入網絡當中,一沉就是半天,絲毫沒有挪窩,也沒有以前的麻利和張揚。
張猛也為他著急起來,不時到他的房間裏問詢,還利用剛學的“網螞”搜索技術進行了簡單的搜索,一無所獲。
在網絡上,唐娜蹤跡全無。
薑山突然想起美國人利用網絡,隻是發發郵件什麼的,不會利用空間。
他們沒有更多的空閑時間,在網絡空間發表自己的種種言論,以及陳詞濫調。
網絡空間利用率最高的,可能就是國人了,任誰都會在空間裏賣賣萌,發發圖片及牢騷,展展小資及衣食住行。
凡事都可上網,真正的互聯網加個性。
“網螞”的搜索持續到下午時間,終有斬獲,興奮地向薑山彙報自己的戰果。
原來,他利用網絡串聯,把人物關係進行互聯互通,終於發現了鮑恩的空間。
他是位攝影愛好者,行走各地時,都會用攝影記錄著自己的足跡,發表出自己的攝影作品。
其中,有他們在香港聯合行動的間隙遊玩集會的圖片。
“網螞”名符其實,他先從這些圖片中,找到薑山與唐娜的合影,認識了唐娜。
然後,又在鮑恩近期拍攝的圖片中,發現了唐娜的蹤跡。
原來,她是與鮑恩一起到非洲執行任務去了。
在一處戰火彌漫的戰場上,她為鮑恩充當模特,留下了一張滿臉風霜的照片。
這是唐娜近期唯的一張照片,再往前翻找,就是她在美國參加國際刑警組織的各種休假活動留影。
從鮑恩的攝影空間裏,薑山發現唐娜簡直成了鮑恩攝影的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