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2)

宣德二十二年五月初三,紫禁城地安門。

我和來自各地的少女站在一起,等著內廷官出來。

傍晚的紫禁城恢弘盛大,在朝霞的瑰麗中毫不遜色的屹立在那裏。此時,我這個鄉下教書先生的女兒,還感受不到這城中暗藏的深沉,卻充滿了對這座古城的好奇和羨慕——他壯麗的如同巍巍太白山,厚重的如一部斑駁的書簡,讓人忍不住想去探尋。

周圍的人都不敢說話,這宮廷的肅穆讓人屏息,仿佛一個稍微沉重的呼吸,都會吹皺這一湖寧靜,惹來各種疑惑的探尋和不悅的側目。

這時的我雖然年少無憂,卻跟許多十二三歲的少女一樣,帶著惶惶然的期許和更多的忐忑,低頭斂目,仿若木人。

爹爹常說“處之泰然才能安享長久”,我雖然沒有麻雀變鳳凰的野望,卻實在希望能夠熬到三十歲,平平安安的出宮與父親弟弟團聚。

唉,也不知道爹爹是否又獨自在書房內長籲短歎,對酒消愁了。

爹爹常說我長的極像母親,所以他對我格外寵愛,經史子集通通都教給了我,隻可惜我總認為女子學這些又不能考科舉,頗為無用,所以並不盡心,隻是敷衍著讓爹爹高興罷了。

走前的晚上,爹爹把我叫到書房,對我說道:

“鶯兒,你雖自幼聰穎,卻好小道,早晚是要吃虧的,如今你入宮,爹爹隻送你四個字‘韜光養晦’,需知一入宮門深似海,莫要做那出頭鳥,免的惹禍上身!”

知道父親是為我擔憂,我明裏認真做學,暗地裏卻偏愛女子之道的事,恐怕早就被爹爹發現了,隻是不知為何爹爹卻不點破?不過我卻沒有問,離別在即,我更想和爹爹享受天倫之樂,隻鄭重的應了,挽著爹爹的手撒嬌弄癡,好讓他能夠忘記明天自己的寶貝女兒就要遠離的事。

已經離家兩個月了,青州離京城何止千裏之遙?恐怕直到我出宮,都不能再見我那個慈祥豁達的父親一麵了。

“鶯兒妹妹,可是又想家了?”

回過神來,才發現純兒不知什麼時候來到自己身邊,掏出帕子欲為我拭淚,我忙接過來,轉過身輕輕壓了壓眼角的濕痕,我雖然對紫禁城所知不多,但也明白這裏住的金玉貴人,是不會希望看見底下的奴婢一副可憐相的。

將帕子還給純兒,我略帶羞澀的說道:“讓純兒姐姐看笑話了,隻是不小心,風迷了眼睛。”

純兒輕輕捂著嘴,斜眼看著我,“是,是,紫禁城的風可真大啊。”

我幾乎能想象出純兒那遮掩的嘴角邊勾起的笑意,暗道自己可真是說了傻話,這紫禁城牆高九丈,地安門又隻是城中一個偏門,三丈外就是城牆,人站在底下,卻是不容易被風吹到的。

“純兒姐姐...”

純兒拍了拍我的手,唇邊的笑意已經消失了,我順著她的眼光望去,就見彩衣在另一邊遙遙看著我們倆,那目光中的敵意和輕蔑,簡直似要焚燒我們的心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