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37打工哥和女友同進大學1(2 / 3)

隔了一段時間,譚仕釧出差接受培訓。一個月後回來時,門衛交給他一封信,說是他的弟弟留下的。謝軍顫抖著手打開信,上麵寫著:“哥,你離家的這幾年,爸媽和我都很想你,媽媽整天以淚洗麵,爸爸也在唉聲歎氣,說對不起你,我每個寒暑假都外出找你,但都無功而返,這次,在老鄉的指引下,才找到你所在的工廠,本來我是要等你回來當麵見你的,但我的假期有限,隻能給你留下這封信……”

握著這封信,謝軍感慨萬千。他想了想後,按照上麵留下的電話撥打到弟弟打工的那家企業,電話接通後,他沒有先開口說話,電話那端卻傳來弟弟興奮的聲音:“哥,你一定是哥,我一直都在等著你的電話,可三年多,你怎麼就沒音訊了呢?!”說著,那邊傳來抽泣的聲音。

謝軍心裏也直打鼓,可他盡量讓語調變得平淡地問:“聽說你要輟學,是真的嗎?”電忙話那端沉默了半晌,弟弟似乎鐵了心地說:“哥,你走後,我們天天盼你回家,我要把上學的機會讓你,不然我會愧疚一生,我想好了,你回來上學吧,我掙錢供你上學……”

弟弟發自肺腑的話讓謝軍心裏一顫,他突然提高聲音叫道:“不,你千萬別幹蠢事,如果你還認我這個哥,你就不能輟學!”

放下電話後,謝軍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幾年的輾轉,他對父母及弟弟的情意也逐漸淡去,他隻有一個念頭,不能讓弟弟輟學!他坐不住了,直奔銀行,從工資卡上取出省吃儉用省下的1000元錢,寄到老家,並且寄了一封長信給弟弟,囑他一定要認真學習,學費的事他這個大哥會頂著!

這以後,他領了工資後,除了平常很少的零花,都把錢寄回家。隔一段時間,他就給謝兵寫信,告訴他學習方法,還把在報紙雜誌或者網上看到的勵誌故事剪輯下來寄給他。

2006年7月,謝兵在當年的高考中他發揮出色,被武漢大學工商管理專業錄取!謝兵等不及寫信,騎自行車經過10多裏山路,給哥哥打電話:“哥,謝謝你!要不是你的經濟支持和精神支撐,我不會考上這麼好的大學!”說著說著就嗚咽失聲。

謝軍也陪弟弟流淚,這時弟弟提出一個條件:報到時一定要哥哥陪著去!謝軍一口應承。

這年9月,謝軍提前從廣州來到武漢,兄弟倆時隔4年相聚於武漢大學,千言萬語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兩人抱頭痛哭,不知過了多久,謝軍輕輕一拍弟弟的肩膀:“你好好讀書,爸媽……那兒我會回去看望他們的。”

離開武漢後,謝軍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幾年不見,父母臉上增加了許多蒼桑,謝軍心一酸,長跪在地:“爸媽,不孝兒回來了。”驚喜交加的父母趕緊扶起了他,淚水滂沱而下……

謝軍回到工廠後,工廠的林老板見他為人老實,做事踏實,更聽說了他資助弟弟讀大學的事情後,對他刮目相看,破例把他的工資漲到3500多元,還給他特批一個單間住宿。而他隻有初中學曆,工資卻比大學生還高,為了做好這份工作,他重拾書本,開始自學。這堅持考公共英語(PET)和自學日語。

2009年9月,謝兵以專業成績第二、民主測評第一的成績被保送武漢大學人力資源專業攻讀碩士學位。這時謝兵向哥哥提出:“哥,這幾年都是你供我在上學,現在我讀研究生了,能勤工儉學有了收入,現在你必須答應我回校讀書,不然我這個研究生也不讀了。”

謝軍打工攢錢支持弟弟5萬元的同時,自己也攢下了3萬多元積蓄,父母在家搞起了經濟作物種植,家庭狀況有所好轉,弟弟的勸說再加上崗位的需要,謝軍內心不由得熊熊燃燒起一團火——重返校園讀書上大學。

這年臘月,謝軍辭去工作返鄉。巧的是,謝兵差不多和哥哥同時到家。剛進家門,謝兵就打開隨身的大提包,裏麵是小學、初中、高中的課本!一本一本的全都齊了。為了搜集這些書,謝兵可沒少花功夫。謝軍眼角濕濕的……

整個寒假,兩兄弟一天也沒閑著,天天關在家裏,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短短20幾天過去,在謝兵的幫助下,謝軍把小學、初中的語文、數學全部看了一遍,還比較係統的學習了初中英語語法。

為了提高高考的成功率,2010年9月1日,謝軍在巴東縣民族高級職業中學的特批下,成為高二(1)班新生。宋小君了解他的身世後,十分感慨。不久,宋小君向班主任建議,由謝軍擔任班長,謝軍明白宋小君的深意,她是以此來刺激他學習的動力。每當謝軍學習上遇到難題時,宋小君總是主動跟他一起探討,教室裏、校園的小徑上,經常可以看到他們手拿書卷交流的身影。

然而,幾個月後,宋小君卻突然感覺謝軍明顯對她冷落下來,甚至有意避開她,宋小君不解,在一天放學時,她“堵”住他問:“我有什麼做得不對,你直言就是,為什麼老躲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