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本清泉,自源頭冷起;入世皆幻峰,從天外飛來。
這亭高不倍尋,廣不累大,振前搜勝,真為神仙境地。春天即花碧草香,可以導和納粹,暢入懷抱;夏天即風冷泉亭可以蠲煩消暑,興我幽情;秋冬即山樹作蓋,岩石為屏,另有一種悲歌激昂的狀況。我在亭欄上俯望清溪內怪石昂藏,流泉湍急,遊魚噴沫,碧藻澄鮮;望著飛來峰峭峻嵯岈,宛如一朵千葉蓮花,望奇莫名——,亭下為石門澗,澗旁有壑雷亭,東為“春淙亭”。
雲林寺——即靈隱寺,在冷泉的北麵,晉僧慧理建;現在係清初僧宏禮重建,為西湖名刹。人正殿見佛高數丈,跪著許多小和尚,兩旁的大和尚都披著袈裟,坐著念經。這種生活,亦有趣味,但他們念經時心未必能專一吧?老和尚木魚一敲,手中拿著的樂器也叮當的奏起來,念經的聲音,也特別洪亮。寺左有羅漢堂,內裏有五百個羅漢,也是男女老幼,千態萬狀,以笑容可掬,慈眉善眼的居多數。靈隱寺的對殿,有一副對聯是:
勝境重新,門前峰列如屏,未必飛來不飛去;優遊若昔,亭畔水清可掬,漫論泉冷與泉溫。
天竺韜光,天色已暮,容後遊;遂乘洋車去嶽墳,路經棲霞嶺,桃溪。嶽王廟在棲霞嶺下,金碧輝煌,係重建未久,仰莊嚴之像,不覺凜然。聯語甚多,茲擇三聯,為:
暇日矢忠心,千古仰軍人矩;棲霞新廟貌,萬方拜中國英雄。
專製殺英雄,幹載何人雪國恥?
橫流遍宇宙,九州無地哭忠魂。
忠孝節義,卒於一門,間拔南宋傷心史;祠石乞嚐蒸,昭乎四祀,可絕西湖墮淚碑。
寺左有啟忠祠,祀嶽父母,旁有五侯及五夫人祠;精忠墓在寺內,其樹木皆向南,秦檜、王氏鑄鐵像,背縛跪於墓前;門聯為:
宋室忠臣留此塚,嶽家母教重如山。
有精忠柏,相傳為嶽墳柏樹曆久變石,真的碧血丹心,草木亦為之感動嗎?出嶽王廟,見湖內泊一帆船,中坐一人,絕類紉秋!詢之諸友,亦謂極像。下船渡跨虹橋已望見蘇小的墓!所謂“英雄俠骨兒女柔情”又點綴在湖山圖畫中。旁為鑒湖秋(瑾)墓,草徑荒涼,俠氣猶存。
臥薪說:“這是女界的英雄,我們後生應該行全禮”。我們很恭敬地行了三鞠躬的禮!佳聯很多,如:
浙東西冤獄成三,前嶽後於,浩氣英風俠女子;湖南北高峰有兩,殘山剩水,驚魂血淚葬斯人。
共和五載競前功,英名直抗羅蘭,歐亞東西,烈女雙烈。
風雨□□還慧業,扌不土重依武穆,湖山今古,秋社千秋。慧文拜謁了秋瑾墓,要去玉泉看金魚;我們說,天晚了明天再遊。後來,我見她很熱心的要去,我們遂把船劃到清漣寺。禦書為“清漣禪寺”。進門為大雄寶殿,殿後有方地二——即玉泉,清澈鑒底,有五色大魚數百,映日金鱗耀目,美麗無比!再進內有珍珠泉,再進為魚樂國,大魚約有三尺許,以石擊之,一翻身,水花四濺。上有洗心亭,憑欄投餌,此為最佳。遂掉歸舟,時暮靄籠罩,高歌一曲,餘音繚繞水麵;晚風拂麵,胸襟皆清;此種清涼福幾生修到?
昨夜十時餘我伏在電燈底下,給北京的朋友寫信,寫完我正要歸寢,忽然漸漸瀝瀝的落起雨來,灑在芭蕉葉上,奏出很淒涼的音韻。這時景色漸黯淡起來,電燈也慘然無光。由窗外看出去隻見黑漆漆一片,雨愈下愈大,我想到一切的舊事,都浮在我的心閾裏,煩惱極了。最令我掛念的,就是雨要不止,明天怎樣遊西湖呢?果然恨事,今天早晨到下午雨猶未止,且愈下愈大,今日的西湖是不能去了,未免掃興。並且我們有極短的規定;耽誤一天,西湖就少遊一天,這是多麼可惜的事啊?一直到八號的下午,雨稍止,我才能再見到西湖。別後的悵惘是多麼幽怨啊?幸而又能三次與西湖把晤。隻見細雨朦朦,湖水微縐,煙霧成霞,山嵐抹黛。東坡有詩詠西湖初雨:“水光瀲灩晴偏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可知西湖之晴雨皆為佳豔;我不禁欣喜,能看到雨後的西湖:望去如雲如煙,似山非山;如月光射到梨花時,由樓上望梨花後之美人,其美在隱約間。船抵葛嶺攏岸。葛嶺在寶石山西,相傳為葛洪煉丹處。上船後雨已止,唯徑濕草滑;花草欣然,欲滴露珠;路旁有荒塚,覆滿青碧,旁有白泉湧出,其聲淙淙。過“蘭若精舍”,再進楊柳夾道,槐青鬆香,滿山蒼翠。岩間有大瀑布衝下,聲猶裂帛,潔如綃練。對麵有奇峰峙立,儼如一石砌成,上有“嘻雨亭”,一望滿湖風景,翠巒如屏;蘇堤楊柳,猶自隨風飄舞,曆曆如湧眼底。有聯為:“雨後山光分外青,喜看湖水濃於碧”。在此仰視則紅旭一輪,俯窺則翠巒千疊,誠為宇宙內之奇觀,愈登愈高至頑石亭,無奇可敘。“攬燦亭”有聯為:“江痕斜界東西浙,山色都收內外湖。”能望見全湖,風景曆曆如畫,錢塘如帶,橫係天邊。再上有石碑,額曰;“渥丹養素”,中有古葛嶺院,即葛洪住處。再進為玉泉殿,旁有抱樸廬——抱樸,葛洪之別號。再上為煉丹台,石洞中供葛仙像。登煉丹台,已能全望錢塘。在湖中的小舟,宛如鳧鵝遊泳;四圍碧青,擁護仙寰。有聯為:“嶺上白雲千萬片,時聞鸞鶴下仙壇”。再上為“觀光”,有聯為:“曉日初升,蕩得山色湖光,試登絕頂;仙人何處,剩有石台丹井,來結閑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