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情深不壽之德鄰見解(1 / 1)

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這極富哲理的組句中的“情深不壽”一詞讓許多人唏噓,這個詞出現在金庸《書劍恩仇錄》中,是乾隆送陳家洛一塊佩玉上的刻字。

小說涉及這個部分的原文是:

乾隆哈哈大笑,說道:“你總是眼界太高,是以至今未有當意之人。這塊寶玉,你將來贈給意中人,作為定情之物吧。”玉色晶瑩,在月亮下發出淡淡柔光,陳家洛謝了接過,觸手生溫,原來是一塊異常珍貴的暖玉。玉上以金絲嵌著四行細篆銘文:“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乾隆笑道:“如我不知你是胸襟豁達之人,也不會給你這塊玉,更不會叫你贈給意中人。”

對於情深不壽到底是何含義,說法眾多。有的認為,用情太深,傷了身體以至於傷了性命,早逝。有的認為,炙熱的感情難於持久,那樣的感情因為不能持久而濃情轉淡,情感逝去。人逝,或是情逝,是人們對情深不壽的兩種主要觀點。德鄰認為是濃情易逝。

濃情為什麼易逝?

因為濃情之人無法長時間保持情感亢奮狀態,身體支撐不了長期的思慕、亢奮、猜忌,付出濃情之人要回到心寧狀態。而被施予濃情的人,也不能一直被烈火炙烤,於是要逃脫。

深情是否易生?

“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是件比較難的事情,曠世的深情是十分少見的。而文學作品裏,《牡丹亭》裏的杜麗娘,劇情的開端部分,夢到了柳夢梅,然後相思成疾,鬱鬱而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這種說不出理由的深情,需要純淨的心、俊美的貌、萌動的景、渴望的魂為素材構建,這是湯顯祖的筆下夢園。生活中是否可能產生這樣的深情呢?

“文學來源於生活”,德鄰曾在倪萍主持的公益節目《等著我》中,看到一位大連的姑娘在大連飛往SH的飛機上遇到了一位男士,然後就一見鍾情。在她嚐試用各種方法找不到這位男士的聯係方式後,就請求欄目組的幫助。姑娘在闡述那種思念的時候,真是讓人動容。欄目組找到了那位男士,但是他已經成家,他沒有來到現場,在節目中向姑娘表達了感謝,姑娘的深情能打動旁人,何嚐不會打動那位男士呢。這個節目就是鮮活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現實版詮釋。姑娘和這位男士幾乎都沒有交集,隻是一麵之緣,但是這位男士優雅的微笑就這樣印在了女孩的腦海中,久久不能揮去,解釋不出的情深。

陷入深情是否值得

花開則謝,月圓則虧,水滿則溢,情深不壽符合自然界普遍法則。不完美是生活常態,要學會接納缺憾。

那麼,如果有幸遇到了深愛之人,並為之付出了深情,且也明白深情不能持久,是不是就要吝惜地節製住這份深情呢?

這個問題,德鄰留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