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老師印記(1 / 1)

第二節:老師印記

初一的時候,我在班上考前幾名,老師讓我做生活班委。班幹部是按照考試成績由班主任任命的。

記憶中我就是,畫了張座位表,貼在講台上,給老師上課點名、提問用。還有就是收飯票;給同學們收菜、湯錢,上交到學校事務處;安排飯菜值日,取飯盒、分菜,等等生活上服務的事情。

記得當時,我的語文老師朱誌新辦了一份油印小報,是八開的,刻鋼板的,當初是半月一期,隻是搞了幾期。說學校隻有一台油印機,忙不開,現在還記得,有一期報紙,右下角上的插圖是一輛小汽車在一條上山的路上行走。這期報紙的命運就如這幅插圖一般,給我的是一個無言結局。但是永無止境,生命永遠在運動變化之中。就如我,此刻不是叫這張報紙複活了嗎?報紙隻是如這輛過山車一樣,隻是消失在我們記憶的盲點,沒有被我們發現而已;或者換了麵目,以另外一種形象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中;山路彎彎,通古達今。有誰能證明,屈原不是改頭換麵而來的杜甫,憂民生之多艱?成吉思汗不是秦始皇的陰魂再來?朱元璋確實曾經是一個和尚,武則天也是個女人。真假有無,一切隻是在當下,這些文字跳來跳去。我沒看,在認真地胡思亂想,此時此刻,嗬嗬。

我喜歡初中時候的語文老師,他喜歡講故事。他是個文學愛好者,每周班會他總是喜歡講他的創作故事。講得有色有色。這些無疑激發了我們的想象力和對文學創作的興趣。

還有位地理老師,他上課之前,總是不忘向我們敬禮,還拿下近視眼鏡。

當時我們不能感知老師的心思,現在我能感受到老師心裏對於緣分的珍惜,以及對於生命的感恩。我起初對學英語很認真,背英語字母很賣勁;學些英語字母也很感興趣,我特別能模仿英語老師的書寫風格,以至於我的作業,英語老師多次表揚,說我的書寫是他“最滿意的”,並且要求同學們跟我學。英語老師一直是梳著油光可鑒的分頭,他年紀不小,可是對於英語的誦讀到了自我陶醉的地步,抑揚頓挫,繪聲繪色。隻有我能發現他的牙齒有缺陷,有時候發音不準,這讓他難堪和著急,他不住地搖頭和翻眼珠,在嘴裏糾正著。他裝的是鑲嵌著銀子的牙齒,每當他糾正英語發音的時候,會不住地搖頭和露出銀白相間的牙齒。他還抽煙,牙齒上有黃斑,是抽煙熏的。物理老師是一位瘦瘦的、長臉、矮個兒的王老師,說話有點帶點女人氣,可是他的性格是剛毅的,他喜歡向上看,在思考和講解難題的時候。他講課很認真,講幾何、物理課,上課總帶著三角尺,他喜歡帶塑料透明的三角尺,這與他瘦瘦的臉型很協調,和他敏銳、深沉的思考方式一致,好像總是想把幾何圖形或者物理拋物線等問題,一下子搞透明,探究得水落石出,大白於天下。他講話會濺唾液出來,他的門牙外翻,隻要開口講話,嘴唇就包不住上門牙,向斜下方伸出。

在初二的時候,語文老師讓我上台和班長阿王表演了一段相聲,那是學校組織的。相聲稿子是老師寫好的,好在我覺得在台上沒有怯場,覺得表現還好。我的搭檔有些誇張表情,手舞足蹈的。不過,表演的藝術確實應該如此。下台了,搭檔說我忘記了一段台詞,好在也沒有什麼大的妨礙。局外人聽不出的。那個相聲表演還得了學校的獎項。

第三節:難以盡述

初中的記憶,到如今已經是30年前的事情了。難以一一細述,在周莊中學兩年的初中時光,至今大部分已經隨著時光的流逝,消失於虛空之中了。這些文字,是我從虛空之中撿起來的。無中生有而已,在我沒有決定開始打字之前,也許就永遠迷失於虛空了。故事是從無到有,記憶最終是從有到無,如此而已。生活又何嚐不是如此?我此刻在為這些蹦出來的文字,而倍加珍惜。此時此刻,我們能通過文字訴說心聲,不也是值得珍惜的緣分嗎?

過去的夥伴如今安在,在記憶裏隻是有片刻緣遇的經曆。所以能回到從前是多麼難能可過,您此刻還有什麼記憶值得打撈,或者偶爾會浮出水麵?用文字抓住。

在初二暑假期間,聽說,我外公那裏的富冬鎮的八灶聯中小中專升學率很高的,達到百分之七十。對於能考上小中專,進東市師範,對於一個農村的孩子來說,就等於跳上龍門了。

是就業和吃國家飯的最便捷的通道,那時包分配的,考上的大部分做老師。是本市定點招生的。

於是我通過我外公的關係,隻得再重新插班,重新從初一讀起。

重讀的成績我是很好的,在班上各科,我一直是第一的。

問題就出在中考的時候。

到了初三,八灶聯中的學習是緊張而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