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

周濂溪祠(杭州)

千秋正學開河洛

萬世斯文接魯鄒

大哉夫子之功,訓著遺經,圖傳太極

遠矣斯文之統,上宗鄒魯,下啟程朱

鄭康成祠(溫州)

微言守遺,當奉大師為表幟

實事求是,敢從二氏問心傳

金岱峰

孟子祠(杭州)

三德達才修勇故不怠

四科從政事果賜無難

桃花夫人祠(天台山)

是天台古洞煙霞,眷念舊遊,蓬山此去無多路

問當日楚宮心事,淒涼故國,鸚鵡前頭不敢言

江峰青

錢王祠(杭州)

湖山露真態

功德說先王

池塘得月開新鑒

樓閣如春改舊觀

大哉王言江山保障

懿歟祖德吳越謳恩

李彥章

衣錦還鄉,保萬民於安樂

上疏歸國,啟百世之蒸嚐

孫爾準

勳勒金書,納土當年資保障

業基石鏡,築塘奕祀慶安瀾

乾隆

十四州一劍霜寒,辟門天子,閉門節使

三五夜群妃玉豔,陌上花開,江上潮來

金安清

功在生民,惜傳聞異辭,信史尚留曲筆

德垂奕祀,悵播遷中葉,支流莫溯真源

錢泳

功勳合五百臣之多,一代規模創吳越

德化被十四州而遠,千秋坊表永湖山

捍海築金堤,鯨浪長恬,累世共欽明德遠

射潮驅鐵弩,烏號宛在,餘風猶想大王雄

楊叔懌

十四州匕鬯無驚,保境安民,麟閣褒揚銘鐵券

九百載威靈宛在,陳裳薦食,螭碑鼎峙鎮錢塘

郭之江

藩鎮痛恣橫,獨能半壁堅持,百載金甌固吳越

潮流趨險惡,安得先王複起,萬弦鐵弩障江山

錢完翰

公獨掃群雄,問當年討漢誅昌,半壁山河誰整頓

我來新廟貌,幸此日丹楹刻桷,千秋棟宇複觀瞻

蔣益澧

鬥牛分野,吳越一星,兩浙荷帡幪,猶有國人懷舊德

戎馬生郊,風雲萬變,百靈通肸蚃,安得壯士挽天河

黼黻仰莊嚴,對六橋濃淡青光,城郭依然,畫棟珠簾思帝子

風雲乘際會,攬十國興亡遺跡,旌旗想象,銀濤鐵弩壯軍聲

廟貌壯湖山,崇德報功,隆千百年俎豆馨香,不獨雲礽欽列祖

版圖拓吳越,安民保障,樹億萬載封疆模範,至今海宇頌前王

錢方軾

潮用鐵弩射,功用鐵券銘,念先人鐵石心腸,百世勳名高鐵柱

族以錢山稱,縣以錢塘著,願我輩錢家子姓,千年祠墓守錢王

力能分土,提鄉兵殺宏誅昌,一十四州雞犬桑麻,撐住東南半壁

誌在順天,扶幼主迎周歸宋,九十八年象犀筐篚,混同吳越一家

張岱

金甌固半壁東南,遺愛在湖山,隻今楹殿重新,玉座菭衣,曠代雄姿嚴咫尺

鐵弩壯三軍決拾,豐功昭簡冊,從此波瀾底定,荷花桂子,千秋典祀薦馨香

劉宗紀

天地幾滄桑,歎龍拏虎攫,四境驛騷,幸此邦民氣太和,依然陌上花開、江中潮靜

湖山新殿宇,仰玉帶金衣,千秋威肅,願今後神保是格,再見倉多積粟、野獻嘉禾

蔡樸

保國境類竇融張軌,存漢家晉室遺黎,閱世曆滄桑,良法所貽,猶足奠東南半壁

視朱梁如獯鬻夫差,修太王勾踐故事,敬天垂德業,斯民受賜,允宜隆俎豆千秋

高鳳德

討董殲劉,征誅比湯武,稱藩納土,揖讓效唐虞,九八年保障一方,我祖宏規開自昔

築塘捍海,吳越拓雄圖,課桑訓農,東南興美利,十四州楷模全國,生民受賜到於今

錢文選

有興王定霸之才,追溯生平,開門節度,獨能繕牧圉,修塘場,大利說農桑,綜十四州齊萌,至今受賜。

抱保境安民之誌,流傳佳話,衣錦故鄉,允宜崇廟堂,明饗祀,威靈彌海宇,誦千餘年往史,私淑在茲。

盧永祥

遠係肇彭城,更五季吳越開疆,保境安民,用宏堂構,自是文章勳業,代有名流,南北衍雲礽,數典無忘,於此處萬派朝宗、群峰會極。

崇祀基故苑,曆千載滄桑換劫,豐功偉烈,永壯湖山,迄今締造經營,重新廟貌,春秋隆俎豆,孝思勿懈,願後昆恪遵遺訓、丕顯前謨。

錢文選

酒仙祠(嘉興)

詩酒到今懷李白

園亭依舊訪杉青

曾子祠(杭州)

衍一人忠恕之心傳,學惟省貫

開萬世治平之事業,道極明新

述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傳,萬世鹹承厥訓

超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而外,一人獨得其宗

謝靈運祠(溫州)

是為康樂伯居,青草白雲,今古悠然都在目

且唱大江東去,銅琶鐵板,詠歌從此不愁孤

林鯤翔

褚遂良祠(杭州)

廟食褚塘,大節一生垂史冊

魂歸陽翟,易名千古表文忠

梁章钜

端木子祠(杭州)

性道在文章,深造自得

廉平稱治績,遺愛無窮

樊子家祠(杭州)

薄稼圃而不為,宜善會先聖之意

敬鬼神而仍遠,當恪遵乃祖之訓

孔廟(杭州)

戰國風趨下

斯文日再中

孔門功冠三千士

周室生當五百年

田寶發

尊王言必稱堯舜

憂世心同切禹顏

氣備四時,與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

東甌王廟(溫州)

嚐膽臥薪,早有雄心繩祖武

芟贏夷項,獨膺奇壽奠王基

東海起風雲,王氣獨鍾甌脫晚

大江流日夜,霸才無恙越山多

錢熊塤

竹帛冷秦灰,霸統猶存東越傳

河山開島國,部民爭拜漢宮儀

呂文起

漢庭異姓封王,禹後果然明德遠

甌海生民初祖,越亡長此世家存

餘朝紳

公本以王業肇基,自昔馨香明德遠

我曾在是邦守土,若論功罪疚心多

徐定超

守殷人尚鬼遺風,開國承家,公真健者

伸魯史複仇大義,取威定霸,侯其禕而

冒廣生

王者不並生,田島無靈,五百頭顱浮海去

霸才誰繼起,錢塘在望,三千鐵弩撼潮來

錢熊塤

關帝廟(彰德)

恨中原事業未盡西川,遂令三千載宏綱,龍德蛙聲,正閏不明司馬鑒

緬故老衣冠猶存東浙,好把數百年往事,黃巾赤伏,興衰共話釣魚台

朱元潤

關帝廟(富陽)

此吳地也,不為孫郎立廟

今帝號矣,何須曹氏封侯

關帝廟(江山)

拜斯人,便思學斯人,莫混帳磕了頭去

入此山,須要出此山,當仔細捫著心來

周櫟園

關帝廟(杭州)

文章傳萬世

武略定千年

偃月鋼刀千古銳

守更銀燭萬年紅

倫理修明,斯文未喪

河山鞏固,我武維揚

如孟之剛,氣配義道

繼孔而聖,誌在春秋

許太昌

德必有鄰,把臂呼嶽家父子

忠能擇主,鼎足定漢室君臣

繆昌期

潭印孤心,鼎足三分一輪月

台影照膽,桃園雙影六橋春

王印署封侯,翊漢忠貞昭日月

錢塘新廟貌,倚亭清嘯覽春秋

程鍾駿

仍是舊江山,何處荒祠吳大帝

依然新廟貌,陋他疑塚漢將軍

王兆瀛

統係讓偏安,當代天王歸漢室

春秋明大義,後來夫子屬關公

聖湖廟宇重新,蠲潔如臨潭上月

武帝旌旗在眼,威靈共仰水中天

楊昌浚

先武穆而神,大漢千古,大宋千古

後文宣而聖,山東一人,山西一人

兄玄德,弟翼德,同心一德,共誅孟德

生解州,事豫州,日守荊州,威鎮九州

三教盡皈依,正直聰明,心似日懸天上

九州隆享祀,英靈昭格,神如水在地中

秦大士

與帝胄作股肱,蜀統常尊,一片忠貞留漢印

為人臣誅僭亂,曹瞞雖詐,千秋肝膽照秦台

史官評我曰矜,謬矣!視吳魏諸人、原同孺子

後世尊我為帝,敢乎?論春秋大義、終是漢臣

王犖

麟經自昔篤忠貞,扶漢安劉,萬世人臣立斯極

螭鼎於今留浩氣,吞吳剪魏,三分天下卒歸心

義勇冠三分,想西湖玉篆重摹,終古封侯尊漢壽

威靈躋伍相,看東浙銀濤疾卷,迄今廟貌並吳山

朱麟

聖至於神,薦馨曆千載而遙,如日月行天、江河行地

湖開自漢,崇祀值兩峰相對,有武穆在北、忠肅在南

胡敬

勢定三分扶炎漢,伐魏討吳,辛苦備嚐,未了平生事業

誌存一統佐熙朝,伏魔蕩寇,威靈丕振,隻完當日忠貞

祀典媲帝王,玉戚朱幹,洋洋乎兩階舞佾,想在天靈爽,永矢忠貞,猶懍漢家君主

神功昭薊豫,金戈鐵馬,赫赫然一怒安民,看匝宇威風,掃除氛祲,豈分吳地江山

張睢陽廟(臨海)

保障在江淮,業肇中興,正史論功先郭李

輝光齊日月,心明大義,孤城著節邁顏盧

慷慨誓師守睢陽,蕞爾之區,孤城中人皆樂死

從容盡節振河北,英雄之氣,千載後貌尚如生

吳越王廟

吳越之間,至今樂土

漢唐以後,無此賢王

武帝廟(嘉善)

吾道實賴幹城,允文允武

惟帝可稱夫子,作君作師

靈鍾泰嶽,曰山西聖人,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沛塞蒼冥,浩然天地有正氣

義結桃園,第齊東野語,君視如手足,臣視如腹心,力扶漢祚,明乎春秋無二主

此何地哉,溯郡分吳檜,縣析魏塘,久無尺寸屬孫曹,惟公浩氣長留,膺累代崇封,鹹仰上儀侔帝製。

神來格矣,看雲擁靈旗,雷轟天鼓,猶是聲威鎮華夏,爾日海氛多惡,願降魔伏寇,俾知中國有聖人。

江峰青

金華將軍廟(杭州)

歲慶安瀾,江海萬民同受福

功侔再造,湖山千載永稱靈

霸業未全湮,吳越至今留鐵券

靈泉依舊湧,日星終古照金池

童葉庚

踵鄴侯六井,鑿金牛湖畔三池,利澤綿延百世祀

傍坡老古庵,築碧霞亭前新舍,神靈飄忽一來遊

引水入城隅,長流惠澤,共汲清泉,無限恩波邁神禹

浚池便民用,遠賴神庥,永遺美政,曾司國事佐錢王

求名非求利,非要問來人,先自求心,此地盟心惟白水

失意可失時,可但行善事,不教失足,前程舉足即青雲

嚴作霖

擁書披舊誌,欽監國勳名五代、威望三朝,觀古有懷,姓氏流連吳越史

釃酒謁新祠,仰將軍利澤一方,馨香百世,到今賜廟,渤海奠定赭龕山

朱大勳

禹王廟(紹興)

二儀清濁還高下

萬國衣冠拜冕旒

集杜甫、王維詩

江淮河漢思明德

精一危微見道心

禹王廟(永康)

五穀熟而民人育

九江疏則水土平

曹娥孝女廟(上虞)

事父未能,入廟傾誠皆末節

悅親有道,見吾不拜亦無妨

徐渭

海必有鄰,江濤近接清風木

文能載道,金石遒傳黃絹辭

於右任

渺渺予懷,嚐思所求,乎子何事

洋洋如在,試問無忝,爾生幾人

馬一浮

奇孝出閨門,一死馨香,碑石巍峨書內史

英名出江涘,千秋尋跡,誄辭絕妙讚中郎

孝女名江,曆滄海千餘年,春夕秋潮,流勿盡兩行鮫淚

逸才題墓,讀漢文八個字,苔侵蘚蝕,磨不了萬占螭碑

吳煜

虞姬廟(上虞)

今尚祀虞,東漢已無高後廟

斯真霸越,西施羞上範家船

倪元璐

於謙墓(杭州)

丹心托月

赤手擎天

兩朝冤少保

千古痛錢塘

賴社稷之靈,國有君矣

竭股肱之力,死以繼之

彭文勤

赤手挽銀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白骨,我來何處吊英賢

王守仁

賴社稷之靈,國已有君,自分一腔拋熱血

竭股肱之力,繼之以死,獨留青白在人間

董其昌

千古痛錢塘,並楚國孤臣,白馬江邊,怒卷千堆雪浪

兩朝冤少保,同嶽家父子,夕陽亭裏,心傷兩地風波

楊鶴於

萬斯同墓(奉化)

班馬三椽筆

乾坤一布衣

裘璉

節義墳(杭州)

勁節勵冰霜,鬆樹梅花常作伴

寸心盟日月,湖光山色亦增輝

傅壁堂

視死如歸,隻要留節義兩字

浮生若夢,何如為名教完人

陳堅

右台仙館(杭州)

不妨姑說夢中夢

自笑已成身外身

俞樾

且喜故鄉無百裏

敢期此後有千秋

俞樾

自築行窩傍生壙

兼留書塚在名山

張善繼

虎口餘生,想來日無多,預作歸山之計

牛眠難卜,喜百年長在,且看逝水如斯

九峰老人

生無補乎時,死無關乎數,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餘卷書,流播四方是亦足矣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浩浩蕩蕩,曆數半生三十年事,放懷一笑吾其歸乎

俞越

馮小青墓(杭州)

貞心洵若孤山靜

佳話今同處士傳

納拉氏

聽明湖畫鼓銀簫,春色慣勾征棹往

看孤嶼桃花清影,斜陽應有麗人來

麓山樵客

吳昌碩墓(餘杭)

其人為金石名家,沉酣到三代鼎彝、兩京碑碣

此地傍玉潛故宅,環抱有幾重山色、十裏梅花

沈衛

蘇小小墓(杭州)

千載芳名留古跡

六朝韻事著西泠

花須柳眼渾無賴

落絮遊絲亦有情

孔惠集句

桃花流水杳然去

油壁香車不再逢

徐蘭修集句

湖山此地曾埋玉

花月其人可鑄金

皮淋集句

金粉六朝,香車何在

才華一代,青塚猶存

葉赫際亨

燈火珠簾,盡有佳人居北裏

笙歌畫舫,獨教芳塚占西泠

王成瑞

小字偶相同,考古休憑吳地記

香魂真有讬,結鄰長傍鄂王墳

朱約齋

與湖山名勝長留,算卿豔福

把香火因緣說起,是我鄉親

煙雨鎮西泠,剩孤塚殘碑,浙水咽餘千古憾

琴樽依白社,看明湖翠嶼,鶯花猶是六朝春

麓山樵客

張蒼水祠墓(杭州)

日月雙懸於氏墓

乾坤半壁嶽家祠

阮元集張蒼水詩

事業已為前輩錄

典型留與後人看

贈鹿果然圓舊夢

牧羊何事動哀思

張梅

東浙結丹心,錢沈幾人同一轍

南屏埋白骨,嶽於二墓共千秋

趙元

作萬古忠義心,不愧文山隨北虜

爭一片幹淨土,願從武穆峙南屏

盛在鎬安徽

三閭大夫祠(望江)

此地江流通楚水

有人閑座話離騷

師範

土地祠(巢湖)

莫笑我老朽無能,許個願試試

那怕你多財善賈,不燒香瞧瞧

王陽明祠(九華山)

千載良知傳道脈

九華晏坐見天心

周贇

史可法祠(宿鬆)

聽澗底泉聲呼天地,是歌是哭

看階前月色問英雄,還死還生

包公祠(合肥)

忠賢將相

道德名家

凡吾輩做官,須帶幾分骨氣

謁先生遺像,如親三代典型

唐景皋

一水繞荒祠,此地真無關節到

停車肅遺像,幾人得並姓名尊

左輔

理冤獄,關節不通,自是閻羅氣象

賑災黎,慈悲無量,依然菩薩心腸

河南淮陽百姓。

照耀千秋,念當年鐵麵冰心建讜言,不希後福

聞風百世,至今日婦人孺子頌清官,隻有先生

陳斌

護井何為?廉者清心貪者病

登亭有感,前人佳話後人思

白啟寰

史魚後勁

忠介先聲

鄭交泰

百行秋肅

一笑河清

米衡

林語知曉

水香送秋

左輔

四方崇正氣

百姓仰青天

王問源

四壁蒼雲香氣遠

一池明月水心清

張錫純

此地榮同光宅裏

千秋美繼謝公墩

龔鎮湘

試掬清泉薦萍藻

當留正氣閱滄桑

顧祖彭

深柳依然讀書處

香花不改舊時墩

龔鎮湘

鱗集鳥萃各安爾宇

山高水長如見其人

周鶴立

身清德潔,標千秋史冊

色正芒寒,頌一代賢臣

胡誌然

一笑河清,鄉國舊聞傳諫草

千秋墩在,歲時薄酹薦香花

李鴻章

一硯清風,宋相心腸王相麵

兩河遺澤,宣公奏議鄭公疏

楊天文

一片老臣心,為儲國本非邀福

三司仁主命,豈任家居固避嫌

黃雲敬

貞忠貫日,貪贓枉法有鐵麵

義勇淩雲,含冤昭雪呼青天

唐意誠

廬墓三年,當日難幹孤子淚

建儲數語,至今如見老臣心

陳翔千

肅穆慈祥,為官廉政揚中外

慎終理案,執法嚴明範古今

王文海

笑比河清,在昔危言動朝野

名高樞密,於今明德薦馨香

李封

嘉祐建儲,宋史特留台諫草

開封作尹,豫人尤切瓣香心

何慶釗

持一身正氣,國賊權奸齊喪膽

感兩袖清風,黎民寒士盡傾心

朱延春

我後千年,睹祠宇高寒,敢忘山仰

公應一笑,看淮流底定,便是河清

馬誌沂

揚曆三十餘年,立德立功皆不朽

瞻仰七百載後,起敬起慕儼如生

高晉

人代屢遷,先直凜心中,一笑河清天地肅

雲山不改,吾道存川上,孤祠水碧古今情

左輔

名勝著祠堂,景物常新,繞郭荷花香十裏

清高仰遺像,英風如在,薦馨萍藻永千秋

龔鎮湘

廬墓守終喪,移孝作忠,最是片言爭國本

居官持大體,以寬繼肅,漫雲一笑比河清

姚三辰

直道古猶行,嘉祐四真,姓氏獨為天下望

公墩今亦改,香花一曲,溯遊宛在水中央

王尚辰

嘉祐溯賢臣,待製直聲,濟美乎富歐韓範

廬陽留正氣,閻羅威望,當昭於河嶽日星

沈祥煦

以郡人而治郡,政尚寬平,不似世間傳酷烈

因鄉望而祀鄉,神留清雋,豈如當日比閻羅

陳廷綸

十畝水雲鄉,憑欄望畫舫煙波,楊柳亭台蘆葦草

千秋臣子鵠,讀史溯清風直道,閻羅麵目聖賢心

張清沂

剛毅由天性發來,三十年立朝抗議,駕汲長孺而上

經濟從學問流出,千萬言奏牘持論,較富鄭公為優

陳化平

古祠環綠水,瀲波澈底,過城關道上徘徊,千載心清可鑒

鐵麵寫丹青,遺像傳家,懷慶曆年間梗概,一時直節同摧

蕭登生

生即稱神父母國,尚有子孫存,廟貌溪光,曠百世依然相感

老非邀福社稷臣,宜為宗祐計,忠肝亮節,河九京誰與同歸

李瀚章

假令公標今茲,既苞苴不到,複關節無私,五洲必攝鄰邦膽

此日我來膜拜,睹片羽吉光,仰清風正道,千載永留湖水香

穆錫三、龔鎮湘

學業此間成,但窮達無慚奕世後,稱墓旁孝子,殿上直臣,卓卓鄉評國史

須眉何處仰,隻溯澗宛在古城坳,有煙外魚郎,雨中釣艇,年年細柳新蒲

田實發

敦倫憶七百年前,墓旁泣血,殿上披肝,是孝子是忠臣,至今童稚閨門,鹹欽姓字

立業傳三十載後,權倖吞聲,戎翟斂跡,為內憂為外患,當日邊隅宮掖,胥賴扶持

陳化平

朱子祠(蕪湖)

距新安六日來程,鳥渡人行,恍睹舊時山月

去有宋七百餘載,家屍戶祝,猶敦古處鄉風

伍相祠(含山)

父仇不共戴天,歎英雄過關吹簫乞食

故國何堪回首,統吳師入境掘塚鞭屍

劉錡祠(阜陽)

鐵浮屠銳利非常,自來中國橫行,獨畏我順昌旗幟

金兀術驕狂太甚,妄想堅城踢倒,試問他多大靴塵

米芾祠(無為)

小樓刻竹聽春雨

白晝垂簾看落花

董其昌

孫夫人祠(蕪湖)

空江萍藻祠靈澤

故國鬆楸夢惠陵

思親淚落吳江吟

望帝魂歸蜀道難

徐渭

皋陶祠(六安)

後天地而來,朱圉猶堪尋聖跡

立帝王之極,白雲常護此靈宮

桐君祠(桐廬)

大藥幾時成?漫撥爐中丹火

先生何處去?試問鬆下仙童

孟慶甲

鮑家祠(歙縣)

慈孝天下無雙裏

錦繡江南第一鄉

乾隆

戴震祠(休寧)

大呂東原,原借孟學篇疏證

洛鍾西應,應識紅樓夢發微

端木蕻良

霸王祠(和縣)

山襟水帶

虎嘯龍吟

八千子弟隨流水

百二河山委大風

三分禹域猶嫌少

幾錠冥鈔算甚麼

鹿野舟沉王業兆

鴻門鬥醉霸圖空

辜負重瞳,老範老韓皆不識

空生兩膂,學書學劍兩無功

天意欲興劉,到此英雄難用武

人心猶慕項,至今父老尚稱王

司馬遷乃漢臣,本紀一篇,不信史官無曲筆

杜師雄真豪士,臨祠大哭,至今草木念餘悲

車娘娘廟(宿鬆)

割肝去乘鸞,揚子江聲猶帶恨

存心歸化鶴,小孤山色要平分

餘養之

雙忠廟(祁門)

可憐南霽雲乞師,無異秦庭七日哭

不是韓昌黎補傳,誰知唐代兩臣忠

汪繼之

大節肯偷生?或慷慨、或從容,死判後先皆正氣

精忠同報國,曰成仁、曰取義,名重千古此完人

汪繼之

扼安慶緒首尾援師,使神京再造,靈武中興,卅六人抗節孤城,保障勳勞高李郭

與顏常山後先殉國,自讚皇辨誣,昌黎論定,千百載表忠雙廟,馨香俎豆遍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