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5 章(2 / 2)

惹得京中禦史台參孟煥之的奏折又多了兩成,不知內情的禦史們參孟煥之寵妻無度,頻頻為妻族兄弟謀差事,有本事者如秦昭、秦旭大家也無可指摘,如秦暉之流竟能得享官身,真乃天下讀書人的恥辱。

啟泰帝閱後一笑了之,又成了孟煥之隆寵過盛的證據。替人背黑鍋,且要一直背下去,孟煥之偶爾也在妻子麵前調笑幾句。

因都笑了,兩人也不再繃著臉,知言複把頭臉埋在他懷裏,囈語道:“六哥好運道,一般哪能及得上,我隻求思兒平安順當。”

“思兒會平平安安等著我們回京。”孟煥之輕聲附合。

日漸西沉,夫妻兩人在屋裏說著話。意兒回到娘親院裏見丫頭們都候在廊下,衝她們打了個手勢,輕手輕腳踱過去,掀開湘竹簾往裏探一下頭。見到榻上親密的兩人,他捂著嘴偷笑,複又帶著愛犬回了前院。

一下一下給團子梳著毛,意兒對著小狗自說自話:“團子,你以後留在京裏陪著弟弟,記住,他不喜歡小狗進屋,你隻能在院子裏和他玩。”

小團子瞪著黑亮的眼睛,似聽懂小主人的話,伸出舌頭去舔意兒的手。

事實上,自從孟煥之提出思兒要留在京裏,幾日後他便把次子送進宮,趁著他在京中,先讓兒子適應一段時間,若是有不妥處還可以補救。

意兒拉了弟弟到一旁說悄悄話,教思兒故意犯錯,惹皇上皇子不喜,到時就可以和爹娘一起去西北。

思兒聽後輕翻眼皮,不置可否,進了宮依舊是端正好學的小正太,招來宮中幾位老師也是大加讚賞。

“弟弟就是個實心的呆子,若他犯渾,咱不和他一般風識。”意兒對著小團子發牢騷 。

小團子搖著尾巴表示讚同。

******

臨起程前,他們把思兒從宮中接來,一家人吃了團圓飯,知言強抑心底的傷感給兒子挾菜,眼巴巴望著他吃下去,自己卻是一筷子也沒動。

“娘親,你也吃。”思兒懂事地給娘親碗裏也挾了一塊魚,眼睛亮亮,反倒安慰知言:“娘親放心,宮裏的飯菜可口,兒子每天都吃得飽飽的。”

這孩子太懂事了,知言眼中含著淚吃下兒子為她布的菜,味同嚼蠟。

孟煥之身為父親,自兩個兒子進學後,一向在他們端得板正嚴肅很少說笑,今天也是依舊一如往常,若他顯得不尋常,更讓妻兒心中沒底。

意兒素性活潑,飯桌上一個勁兒打岔,說他京裏的玩伴、街上的趣事,就想逗得娘親和弟弟笑一下,說到興致高處飯粒橫飛,半桌子菜都沾了他的口水飯,還叫人怎麼吃。

意兒訕訕地笑,屋內氣氛也活躍起來,知言首先掌不住笑了,孟煥之也微笑看一眼長子。

思兒拔拉出眼前清心百合湯裏的飯粒,一臉嫌惡,看向兄長的眼神就差說你很二。

撤了席又重新上過,一家人用過飯後,知言拉著思兒問了許多話兒,又細心叮嚀了一河車的話。依依不舍把兒子送回前院,她覺得走路的勁都沒了,扶著牆在夾道裏佇立了半晌。

若不是思兒自小獨立,知言真想留兒子同她睡一晚,可這孩子天生就不喜和人過於親近,若即若離保持一段距離是他最喜歡的相處方式。

孟煥之卻是看著兒子睡下,為他掖好被角,靜靜坐在床邊相望。被中的小人兒盯著父親冷不丁冒出一句:“爹爹,何為心存王道?”

孟煥之輕輕撫摸兒子的臉蛋,笑了笑,“心中有堅持,不因他人而輕易改變,這就是王道。”

思兒難得地笑了,未長開的桃花眼燦若星辰。他要等著爹爹娘親和哥哥回京,一家人再吃團圓飯。

月色空明,照得孟府上下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離愁,知言不曾入睡,猶在為兒子做最後的安排,她留了劉媽媽及劉管事並冬至一家在京中,又府裏還留有十數個穩當的丫頭長隨。

前院孟煥之留下孟鐵進宮陪伴思兒,孟鐵即鐵蛋,正是前幾年意兒念念不忘的大哥哥,被孟煥之改名為孟鐵。他跟著長興近五年,從去年開始跟隨孟煥之在官衙、宮中行走,甚是機靈穩妥,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

一切都理順,知言對著灑了一院的月光出神,直到看見一個高大身影投進院,身影的主人肩頭沐著月色進屋,將她環抱在懷。

知言伸手捂向他的大手,十指交扣,偎在他的胸膛前久久不說話,空餘一室靜謐。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15章)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