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跟孫師學藝的日子(1 / 2)

宏亞的生意不錯。到晚上八點李想下班,隻是試工做點輪牌的他也做了十幾張單。

到前台算業績,居然有一千出頭。按三十個點提成的話他今天也有三百多的收入了。同班的幾個發型師也在前台算業績,看他第一天就開門紅一個個羨慕嫉妒恨的。

發廊裏的發型師和職場差不多。既要合作,又要競爭,還得互相提防。而且合作都很少,主要是競爭。天天都要比業績嘛,相當於天天考核。假如每天、每個月都業績墊底,工資少,自己難受,老板的驢臉也難看啊。說不定哪天就請你滾蛋。

在業績單上簽字完,李想被阿宏拉到經理室談話。說是經理室,其實就是一個十來平方的隔間。一張辦公桌,兩把椅子一個雙人沙發。

阿宏的意思簡單明了。

今天看你做的頭發呢,比較滿意。符合我們發廊的標準。如果沒有異議的話呢,明天就可以來正式上班了。工資標準呢暫定為三十個點的提成,下不保底上不封頂。每個月休息兩天,早班九點上晚八點下,晚班十二點上十點下。

李想隻問了一個問題,幾號發工資?

阿宏就說每個月十號結清上月工資。要走提前一個月打招呼就行。

李想沉吟片刻,向阿宏伸出手。

“成交。明天來上班。”

“合作愉快。”阿宏握著李想的手道。

隨後的日子裏,李想開始了按部就班的打工生涯。

每天李點半起床,自己去鍛煉身體一個小時左右。吃早點,洗澡,換衣服上班,下班,寫寫日記(把自己前世的總結和現在的觀察記錄下來),洗漱睡覺。

有時候上晚班呢就洗洗衣服,逛逛出租房周圍的街道。

這裏要提一下的是李想曾經在前世的記憶裏知道自己跟個姓孫的師傅練過一年左右的散打和棍棒。

那時李想大概是二十七八歲,有個顧客小夥子處的挺好,江西人,已經跟孫師傅學了半年。李想想著人在他鄉如浮根飄萍,藝多不壓身,也交了點學費跟著去練。

師傅是東北人,具體哪裏他說的不清不楚李想也不多問。打小跟著家鄉一個老拳師習武,練了三年。然後他爹看他特別喜歡這個,九歲那年送他上少林寺。然後十八歲下山闖蕩江湖。期間發生了多少故事孫師就很少提及了。隻隱約聽他說當過武校教練,保鏢等等。當時李想跟他學習時他的身份是當地一所職業學校保安專業的散打教官。

李想在門下學散打的時候孫師已經四十多歲,結了婚有一女兒才五歲。個子不高,一六五左右,敦實厚壯卻不肥,極具爆發力。是那種打架時最需要避開的對手——當然這也是孫師傳授的經驗。就是和別人起衝突打爛架時最需要防備的就是矮壯體型的家夥。因為這種人重心低,下盤穩,力量足,反應快,抗打擊能力也強。你擊中他幾次無所謂,他一拳就能把你幹趴下。

練了一個月的樣子,孫師跟李想說,你的想法、身體素質呢我也知道點了。實話說你年齡偏大,要靠這個吃飯不容易,估計你也沒想過。就是想闖蕩社會不受欺負。

你練過體育,身體的底子還是有的。這樣吧,練套路沒什麼用處,傳統的東西見效太慢,你就練散打,再學幾招擒拿,見效快也實用。器械的話現在的社會帶刀帶槍不現實,學一套棍法,打爛架的時候空手吃虧,用刀性質就變了。用棍棒就地取材方便,抓到什麼都可以用,還不容易整出大事。

之後李想就練了一年的散打和棍法。確實如孫師所說,散打見效快。說白了散打就那麼幾個技法,練熟之後就看你自己的運用。

比如拳法,直拳勾拳擺拳。腿法,正蹬側踹鞭腿攔門腳,太花哨的高踢連環踢騰空踢一概不用——遇到好手耍花活就是找死。然後就是殺傷力大的肘擊膝撞。就這幾個實用的技法,每個技法成千上萬次的練,自然就能掌握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