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漢魏六朝精典詩文欣賞(9)(2 / 3)

曉隨天仗入,暮惹禦香歸②。

白發悲花落,青雲羨鳥飛③。

聖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④。

注釋

①聯步二句:敘述兩人共朝情景。聯步,同行。丹陛,宮殿前塗紅漆的台階。分曹,分官署。當時杜甫在門下省,在宣政殿左掖;岑參在中處任右補闕(諫官),在宣政殿右掖。紫微,紫微星座,天子之座,指皇帝設朝的宣政殿。②天仗:皇帝臨朝時的儀仗。③白發二句:悲歎自己年華逝去,隻看到別人青雲直上。④聖朝二句:表麵是讚美朝廷沒有缺點錯誤,之間為諷刺朝廷堵塞言路,諫官不能進言。闕,同缺。

賞讀

此詩先寫詩人與杜拾遺同官早朝,接以議論,述說心中悲苦及深刻的諷刺意義。

首聯寫兩人共朝情景:兩個人"聯步"同行,走向殿前台階,按官署不同"分曹"而立大殿之上,等待麵聖。這是從詩人早朝場景中截取的一個典型場麵進行的細致描寫。此句寫的平淡,語義明了。

頷聯則泛寫詩人日日早朝的狀態。詩人早出晚歸,毫無收獲,隻是帶回一身的"禦香"之氣。此句也是造語平淡,不見生氣。這樣的早朝,詩人頗覺無味,因此語句也寫得枯燥。

頸聯中詩人借花落、鳥飛來描述自己的悲苦境地,從而抒發詩人憤憤不平之恨。滿頭白發而一事無成,見花落而感年華逝去,怎能不悲傷。青雲高高在上還不滿足,還羨慕鳥飛起飛落的自由自在。以此與詩人對比,詩人境況更是悲哀,這是詩人看別人青雲直上的憤憤難平之歎。

尾聯為詩人對當時時事的品評之詞。"聖朝"是讚詞,而此讚與下文"無闕事",表麵是頌揚當朝盛事,而實為反語。事無完美,怎難毫無缺憾?既"無闕事"當然"諫書稀",而實質上,作者說諫書稀,不是因為"無闕事"而是因為言路被堵塞。"自覺"雖承上勢而來,而意義深遠,表麵說明一種因果關係,實則揭示朝廷隻知享樂,自滿為大的情況。

詩人所敘早朝之事令人覺得枯燥無味,而諷刺意義深婉。"自覺"者為誰,雖未言而勝於言,力道深厚,諷刺有力而切中要害。

兵車行--杜甫

讀前須知

"天寶十載四月,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討南詔蠻,大敗於瀘南。時仲通將兵八萬,……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楊國忠掩其敗狀,仍敘其戰功。……製大募兩京及河南北兵以擊南詔。人聞雲南多瘴癘,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楊國忠遣禦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於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見《資治通鑒》卷216)。當時杜甫在長安,他利用樂府民歌的形式,緣事而發,遂作此詩,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難生活。

原文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①。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②。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③。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④。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⑤。

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⑥。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⑦。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

千村萬落生荊杞⑧。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⑨。

況複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⑩。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注釋

①轔轔:車輪滾動聲。蕭蕭:馬鳴聲。行人:被征之人。②耶:父親。走:前往。鹹陽橋:又名中渭橋,在秦鹹陽城正南渭水上。③闌道:即攔道。幹:衝上。④過者:指詩人。但:隻。點行:按照征兵名冊征召兵勇。⑤或:有的人。北防河:原注,開元十五年,以吐蕃為邊害,詔隴右、河西兵集臨洮,朔方兵集會州,至冬初無寇而罷。營田:屯田,在邊地平時種田,戰時打仗。⑥裏正:唐製百戶為一裏,裏設裏正。與裹頭:說明年紀幼小要由裏正代裹頭。⑦武皇:漢武帝,借漢喻唐。唐人稱太宗為文皇,明皇為武皇。⑧山東:太行山之東。唐都長安,河北諸道均為山東。荊杞:荊條杞柳等野生植物。⑨無東西:不成行列。⑩秦兵:指關中百姓,古屬秦地。長者:尊稱杜甫。敢:怎敢。今年:天寶十年。休:停止征調。關西卒:即秦兵。信知:確實知道。比鄰:鄰居。青海頭:青海湖邊,在青海省東北,唐軍與吐蕃多次在此作戰。煩冤:怒而含冤。啾啾:鬼哭聲。

賞讀

詩一開始,濃墨重彩描繪出一幅震人心弦、催人淚下的送別圖。兵車隆隆,戰馬噅噅,一隊隊被抓來的壯丁,換上戎裝,佩上弓箭,在官吏們的押送下奔赴前線。征夫們的爺娘妻子在隊伍中尋找親人,扯著親人的衣服,捶胸頓足,邊叮嚀邊呼號。車馬行人揚起的灰塵,遮天敝日,連橫跨渭河的鹹陽橋都看不清了。千萬人的哭聲直衝雲天,回蕩在天際。這樣的描寫,給讀者視聽以強烈的刺激,集中展現了成千上萬家庭妻離子散的悲劇,使人觸目驚心。接著詩人用"道旁過者"的問與"行人"的答,揭露這場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十五被征兵,四十還在戍邊,無數邊關將士戰死,邊庭血流成海,廣大的內地人煙斷絕,田園荒蕪,荊杞叢生,滿目凋零。這一切災難都是統治者"點行頻"造成的,詩人一針見血的把矛頭直接對準最高統治者,表達了詩人怒不可遏的心情。接著詩人用五言句式既表達了征夫們的沉痛哀怨,也表達了壓抑太久不吐不快的急切心情。作者從抓丁、逼租兩方麵,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給人民造成的災難。"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嫁比鄰,生男隻能戰死沙場,這是發自肺腑的血淚控訴,反映了人民心靈上受到的嚴重傷害。結尾幾句以淒涼低沉的色調和開頭人聲鼎沸的場景形成鮮明的對比,說明鬼泣人哭是"開邊未已"造成的苦果。至此,詩人那飽酣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發揚,對窮兵黷武的罪惡也揭露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