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被不洗腳——懶人。
洗腳盆裏遊泳——不知深淺。
洗腳上船——幹淨利索。
洗臉盆裏的毛巾——該挨人家擰的。
洗臉盆裏生豆芽菜——知根知底。
洗臉盆裏紮猛子——不知深淺的東西。
洗臉手巾——老是掛著。
洗染匠下河——擺布人。
洗衣不用搓板——就憑兩隻手。
洗澡水倒進秧田裏——物盡其用。
洗澡堂子裏的毛巾——不分上下。喜馬拉雅山上雞叫——高明(鳴)。
喜鵲的尾巴——常翹著。
喜鵲跟著蝙蝠飛——廢寢忘食。
勞苦功高
表示出了大力,吃了大苦,立了大功。出自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劉邦率軍攻占秦朝都城鹹陽後,派兵駐守函穀關。不久,項羽率大軍到了函穀關。他聽說劉邦已經攻下鹹陽,非常生氣。進關後,把軍隊駐在鴻門,準備與劉邦一決雌雄。
當時,項羽的軍隊有四十萬人,而劉邦的軍隊隻有十萬人,形勢對劉邦非常不利。項羽的叔父項伯,是劉邦的重要謀士張良的朋友。他怕張良跟著劉邦送死,連夜路去勸他逃走,張良就陪項伯去見劉邦。經過張良和劉邦的解釋,項伯答應從中調停,並叫劉邦第二天親自到鴻門去向項羽謝罪。
第二天,劉邦帶了一百多隨從人馬來拜會項羽,終於取得了項羽的諒解。當天,項羽留劉邦一起喝酒。席間,項羽的謀士範增讓項羽的堂弟項莊以舞劍助酒的名義刺殺劉邦。項伯也拔劍起舞,以身體掩護劉邦。
張良見形勢不妙,便到營門外麵找到與劉邦同來的將領樊噲,並通報了席上的情景。樊噲立刻一手握劍,一手拿盾牌護身,衝進營門,拉開軍帳的帷幕,睜大眼眼看著項羽。他惱怒得頭發上豎,連眼眶也都要裂開了。
項羽見了樊噲,忙按著劍,挺直上身問道:“這個人是在做什麼呀?”
張良回答說:“這是沛公的參乘樊噲。”
項羽這才放下劍把,說:“好一位壯士!賞他一杯酒喝!”
在旁侍候的人聽了,馬上給他一大杯酒。樊噲拜謝後,接過酒來一口喝幹。項羽又說:“賞他一隻豬肘。”
在旁侍候的人立刻給樊噲一隻生的豬肘。樊噲先把盾牌放在地上,再把豬肘放在盾脾上,拔出劍,一塊一塊地切下來吃。項羽看了讚道:“真是壯士!還能喝酒嗎?”
樊噲說:“我連死也不怕,區區一杯酒算得了什麼!我還有幾句話奉勸大王:從前,秦王殘暴得像虎狼一樣,殺人惟恐不多,處罰人惟恐不重,因此天下的人都反對他。楚懷王跟起義的將領約定說:‘誰先攻破秦軍進入鹹陽的,就當秦王。’現在沛公先攻破秦軍,進入鹹陽,城裏的東西一絲一毫也不敢動,等待大王到來。他派遣將士守住函穀關,原來是防備其他的隊伍進出,怕發生意外。沛公這樣勞苦功高,不但沒有封侯的賞賜,大王反而聽信小人的話,要想殺有功的人,這是在繼續走秦朝敗亡的道路。我認為,大王不應該這樣做啊!”
項羽聽了樊噲這席話,無話可答,隻說了聲“坐吧”。於是,樊噲就在張良旁邊坐下。
席間,劉邦趁上廁所時機和樊噲不辭而別返回漢營,避免了殺身之禍,叫張良把白璧和玉鬥分別交給項羽和範增,範增卻把給他的玉鬥摔得粉碎,因為他知道,放劉邦回去,無疑是放虎歸山,可這一切都無法挽回了。
喜鵲老鴰同枝叫——連喜帶憂。
喜鵲喳喳叫——黑白分明。
喜鵲喳喳叫——必有客人到。
象征喜慶吉祥的喜鵲
傳說喜鵲原是天宮的仙鳥,叫鵲兒。有一年,玉帝派金牛星下凡,給人間撒了些草籽,大地處處綠茵,隻是缺少花木,人間還不是很美。這話被鵲兒們聽到,就把這件事轉告了王母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