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河神求雨——自顧不暇。
向後轉——走回頭路。
向盲人問路——瞎指。
向日葵的花——朝陽。
向日葵開花——到頂啦。
向傻子問路——一問三不知。
向上遊撐船——逆水行舟。
向太陽吐唾沫——頂不了雨。
向著太陽的葵花——愛情(晴)。項羽攻秦——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
不顧一切,要獲得勝利。釜:鍋。舟:船。形容決心很大。出自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秦朝末年,秦朝大將章邯在一次戰役中大敗楚軍,楚國將領項梁也戰死了。章邯認為楚軍已經大傷元氣,就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帶領大軍去攻打趙國,並攻下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王帶著趙軍退到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
章邯率秦軍把巨鹿包圍起來。趙王急忙派人去向楚懷王求救。項梁是項羽的叔父,項羽急著想為他報仇,就要求領兵前去,楚懷王就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帶領二十萬大軍到巨鹿去救趙軍。
宋義想讓秦軍與趙軍先打起來,等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再發動進攻,就把部隊駐紮在安陽(今河南安陽東南),按兵不動。項羽報仇心切,性格急躁,就對宋義說:“秦軍包圍了巨鹿,情況非常緊急。我們應該趕快渡河過去,與趙軍內外夾擊,一定能打敗秦軍。”
宋義根本不把項羽放在眼裏,堅持要等秦軍和趙軍打了以後再說。並且對項羽說:“上陣打仗,我不如你,但說到運籌帷幄,出謀劃策,你就不如我了。”還下了一道命令:“軍中將士有不服從命令的,按軍法處死!”
這道命令明顯是對著項羽來的,項羽氣得要命。當時已是冬天,又趕上下雨,軍營裏糧食也沒有了,士兵們挨凍受餓,都埋怨起來,軍心很不穩定。項羽趁著機會,鼓動士兵,找機會把宋義殺了。楚懷王得到消息,也沒有辦法,就讓項羽擔任上將軍。
項羽馬上派一支部隊做先鋒,渡河過去進攻秦軍,然後,他自己親自率領主力渡河。他渡河以後,命令士兵隻帶三天的幹糧,把軍隊裏做飯的鍋全砸了,把渡河的船也全部擊沉,對將士們說:“我們這次是隻能進,不能退,三天之內一定要打敗秦軍!”
項羽的勇氣和決心鼓舞了全軍將士,楚軍馬上發動進攻,將士們個個士氣振奮,英勇無比,經過幾次激烈的戰鬥,把秦軍打得大敗。
“巨鹿之戰”以後,項羽贏得了威信,被擁立為各路反秦軍隊的領袖。
項羽掛秤杆——自稱霸王。
項羽過江東——敗了。
項羽設宴請劉邦——存心不良。
項羽自刎——無臉見鄉親。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項莊小傳
項莊,作為項羽麾下的武將一直追隨項羽南征北戰,最後在烏江邊戰死。《史記·項羽本紀》裏對於這個人物提得很少。項莊是故楚大將軍項燕的第三個孫子,而項羽是項燕的二孫子,項莊跟項羽是兄弟關係,至於是不是同母親兄弟就不得而知了,也有人說項莊是項羽的堂弟,這兄弟二人都是由叔父項梁帶大的。其家喻戶曉之典故——項莊舞劍,項莊舞劍發生在鴻門宴上,其目的是刺殺劉邦,顧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之說。
項莊的事件主要是在鴻門宴上,當時範增好幾次給項王遞眼色要他殺劉邦,又好幾次舉起身上佩戴的玉塊向他示意,項王隻是沉默著,沒有反應。範增起身出去,叫來項莊,對他說:“君王為人心腸太軟,你進去上前獻酒祝壽,然後請求舞劍,趁機刺擊沛公,也就是劉邦,把他殺死在坐席上。不然的話,你們這班人都將成為人家的俘虜啦。”項莊進來,上前獻酒祝壽。祝酒完畢,對項王說:“君王和沛公飲酒,軍營中沒有什麼可以娛樂的,就讓我來舞劍吧。”項王說:“那好。”項莊就拔劍起舞,叔父項伯也拔劍起舞,常常用身體掩護沛公,項莊沒有辦法刺擊沛公;故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傳聞項莊是位劍術家,師從項梁,精通多種武藝特別是劍術。
項莊舞劍
“項莊舞劍”最早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原文是這樣的: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它比喻一個人說話或行動表麵裝作平和無事,實則想乘機害人。
這個典故說的是公元前206年,劉邦滅亡了秦國後,派兵進駐函穀關。不久,項羽統率四十萬大軍到達,進駐鴻門(今陝西臨潼東邊)。這時,劉邦手下有個官吏,偷偷地向項羽報告,說劉邦想要在關中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