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秀才不識字——認半邊。

秀才當兵——文武雙全。

秀才的書箱——內中有文章。

秀才讀文章——斯斯文文。

秀才見老爺——任你吟詩也無用。

秀才碰到兵——有理說不清。

秀才棄學——半途而廢。

半途而廢

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堅持到底。出自南朝·宋·範曄《後漢書·列女傳》。東漢有一個人名叫樂羊子,他的妻子非常賢慧。

一天,樂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塊金子,回家後把它交給妻子。妻子說:“我聽說有誌向的人不喝盜泉的水,因為它的名字令人厭惡,也不吃別人施舍而呼喚過來吃的食物,寧可餓死。更何況拾取別人失去的東西。這樣會玷汙品行。”樂羊子聽了妻子的話,非常慚愧,就把那塊金子扔到野外,然後到遠方去尋師求學。一年後,樂羊子歸來。妻子跪著問他為何回家,樂羊子說:“出門時間長了想家,沒有其他緣故。”

妻子聽罷,操起一把刀,走到織布機前說:“這機上織的絹帛產自蠶繭,成於織機。一根絲一根絲地積累起來,才有一寸長;一寸寸地積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將它割斷,就會前功盡棄,從前的時間也就會白白浪費掉了。”

妻子接著又說:“讀書也是這樣,你積累學問,應該每天獲得新的知識,從而使自己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歸,和割斷織絲有什麼兩樣呢?”

樂羊子聽了妻子這一席話更覺得慚愧,趕忙告辭離家,繼續回去完成學業,終於事業有成。

秀才塞進壇子裏——屈才。

秀才談兵——一知半解。

秀才偷盜——斯文掃地。

秀才偷羅巾——知文不識理。

秀才推磨——難為聖人。

秀才寫文章——拿手。

秀才行凶——一筆抹殺。

秀才研墨——大有文章。

秀才遇老虎——再吟詩也跑不脫。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秀才作詩——會兩手(首)。繡花姑娘打架——針鋒相對。

繡花剪刀——兩頭快。

繡花娘子買鋼針——揀的小頭。

繡花針戳烏龜殼——穿不過去。

繡花針對鐵梁——大小各自有用場。

繡花針挑土——難得。

繡花枕頭——一對。

繡花枕頭——原是一個草包。

繡花枕頭——樣子貨。

繡花枕頭——鮮在外頭。

繡花枕頭稻草芯——徒有其表。

繡花枕頭裝蕎殼——心裏醜。

繡花的梯子——有數的。鏽剪子——不開。

鏽死的鐵鎖——難以開竅。袖口裏吞棒槌——直出直入。

袖口上鼻涕——蹭的。

袖裏藏寶劍——殺人不露風(鋒)。

袖筒揣棒槌——直來直去。

袖筒裏擺席——有福自個享。

袖筒裏倒豆子——不留一點。

袖筒裏放箭——內中有機關。

袖筒伸出鴨巴掌——騙(片)子手。

袖子裏藏刀——暗地傷人。

袖子裏頭打筋鬥——小人。嗅覺失靈——香臭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