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著屁股上房——自己抬舉自己。拖車拉泰山——大頭在後麵。
拖拉機犁大田——直來直去。
拖油瓶上祠堂——輪不著。
拖住腳後跟——拉倒。脫掉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脫掉褲子放屁——格外的過場。
脫鉤的黃鱔——刁滑。
脫鉤黃鱔漏網魚——難兄難弟。
脫韁的野馬——攏不住。
脫舊鞋換新鞋——改邪(鞋)歸正。
賣劍買牛
賣掉刀劍,去買耕牛,指改業歸農。也比喻改邪歸正。出自漢·班固《漢書·龔遂傳》。
漢宣帝即位不久,渤海郡因鬧饑荒,不少人買了刀劍做了強盜。郡守根本治理不了,有人向朝廷推薦龔遂,請他去做太守。
漢宣帝召見龔遂,見他是個七十多歲的老頭,長得又瘦又小的,漢宣帝怕他不能勝任,就問他到了渤海以後怎樣處理那些盜賊。龔遂回答說:“那兒的百姓因為遭了饑荒萬般無奈之下才做了強盜。皇上您是讓我用武力剿滅他們呢,還是讓我去安撫感化他們?”漢宣帝說:“能夠安撫當然是最好。”
於是,龔遂就到渤海郡去上任了。他一到任,馬上就下令各縣停止剿匪,並打開糧倉救濟貧苦災民。他在告示中說,凡是手裏拿著農具的都是善良的百姓,官吏不準迫害他們;隻有手上還拿著刀槍的人才是強盜。他把那些殘暴的貪官汙吏都撤了職,另選官吏去安撫百姓。這樣,渤海郡很快就安定下來了。
龔遂鼓勵老百姓從事農業生產,要他們耕地、種桑、養雞、養豬。他看到有人身上佩帶刀劍,就對他們說:“你們都是善良的老百姓,為什麼不帶耕牛而帶著刀劍呢?”他耐心地勸導他們賣掉刀劍,去買耕牛來種地。
龔遂在渤海當了三四年太守,把渤海治理得很好,百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社會也安定了,連官司也沒人打,監獄也隻好改成了裝糧食的倉庫。
“賣劍買牛”也說“賣刀買犢”。
脫褲放屁——多一道手續。
脫了軌的火車——翻了。
脫了褲子放屁——假幹淨。
脫了籠頭的馬——亂跑。
脫了水的海蜇皮——軟了下來。
脫了線的風箏——身不由己。
脫衫裝屍——死不服。
脫繩猴子——有多遠走多遠。
脫手的氣球——無牽無掛。
脫鞋踩屎——臭底子。
脫羽鳳凰——不如雞。
脫枝的枯葉——隨風飄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