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cā
擦油抹粉稱人樣,吃飯穿衣量家當。
第二節 cái
才高氣壯,力大壓人。
才高八鬥
形容極有才華。出自南朝·宋·無名氏《釋常談·八鬥之才》。
南北朝時期,有一位著名的山水詩人叫謝靈運。他從小就很聰明,他的祖父謝玄對他特別疼愛。
謝靈運長大以後,詩寫得特別好,也繼承了家傳書法,當時號稱無人可比。宋文帝對他非常賞識,把他的詩和書法稱為“二寶”。當時的文人墨客也都很喜歡他的詩,他的詩一寫出來,文人雅士就會爭相抄錄,到處流傳。
謝靈運也認為自己很有才華,有些自命不凡。他曾經說過:“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才華總共有一石(一石等於十鬥),曹子建(曹植,是曹操的兒子)獨占了八鬥,我占了一鬥,天下其他的文人共得一鬥。”從他的話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華都不在他眼裏,自我評價非常高。
“才高八鬥”又作“八鬥之才”。
才華如快刀,勤奮是磨石。
才來才到,摸不著鍋灶。
才子配佳人,瘸驢配破磨。
才子好當饑難忍。
才人無貌,爛扇多風。
財大折人,勢大壓人。
財大氣粗,肉肥湯肥。
財不隨意,事不隨心。
財不露白,貨不離身。
財是英雄膽,衣是瘮人毛。
財是英雄酒是膽。
財明義不疏。
財乃身之膽,酒者色之媒。
財從細起,積少成多;一日浪費,百日可觀。
財歸富戶,狗咬爛布。
財可通神。
財主的算盤,窮人的性命。
財主日日肥,窮人日日瘦。
財主就能當官,當官就是財主。
財散病除,財不散病不除。
財散則民聚,財聚則民散。
財黑不可交。
財與命相連。
財去人安樂,財來自有方。
財從細中起,衣食儉中生,省吃儉用免求人。
財主一桌菜,窮人十年糧。
財多惹禍,樹大招風。裁縫不怕看,隻怕算。
裁縫不偷布,老板娘子沒有褲。
裁縫衣破沒布補,木匠屋裏沒凳坐。
裁縫仗著熱熨鬥。
第三節 cǎi
采茄子要讓個老。
采動荷花牽動藕。
采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為誰甜。踩著鼻子上臉。彩雲怕風吹,紙花怕雨淋。
第四節 cài
菜刀不磨成死鐵。
菜刀雖利不能削自己的柄。
菜無心必死,人無心必亡。
第五節 cān
參謀的嘴,副官的腿。
第六節 cán
殘花沒人戴,自驕沒人愛。
第七節 cānɡ
蒼蠅飛臭處,醜人怕進步。
蒼蠅摘頭不知死,鴨子斷喉滿街溜。
蒼蠅貪甜,死在蜜內。
蒼蠅體小毒不小,白象身高眼也高。
蒼蠅不鑽無縫蛋。
蒼蠅爬過,自有痕跡。倉麵上好節省,倉底下不好節省。
倉裏無糧稗子貴。
倉裏無米糝子貴,老來無兒女花香。
倉頭好省,倉底難留。
第八節 cánɡ
藏去精的說肥的。
第九節 cāo
操心不怕白頭發,各人洗臉各人光。
操心落個懷抱冰。
操心不禁老。
操心受累,少活三歲。
第十節 cáo
曹操背時遇蔣幹,葫豆背時遇稀飯。
曹操小傳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溦亳州)人。初舉孝廉,任洛陽北部尉,不久升頓丘令。後在鎮壓黃巾起義和討伐董卓的戰爭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許都(今河南許冒東),從此用獻帝名義發號施令,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河北割據勢力袁紹,逐漸統一了北方。
打黃巾攻董卓
曹操少年時機警,有權術謀略,而且以俠義自任,放縱不羈(jī束縛),不修養品行、學業,所以社會上的人尚未認識他的卓越才能,隻有梁國的橋玄、南陽郡的何顒(yóng)看重他。橋玄對曹操說:“天下將要動亂,不是聞名於世的傑出人才是不能拯救的,能夠安定天下的人,大概是你吧!”二十歲時,曹操被薦舉為孝廉,做了郎官,出任洛陽北部尉,調升頓丘縣令,征召任命為議郎。東漢末年,黃巾軍起事。曹操又被任命為騎都尉,討伐穎(yǐnɡ)川的黃巾軍。升為濟南國相。濟南國有十多個縣,長官多數巴結、依附權貴、外戚,貪贓受賄,名聲都很不好,曹操於是上奏罷免了其中八個縣的長官,下令禁止不合禮製的祭祀。那些犯法作亂的人知道後不是逃跑就是伏匿,使得郡內秩序井然,百姓安寧。過了很久,曹操被召回做東郡太守,但他聲稱有病不去赴任,回到家鄉。
不久,冀州刺史玉芬、南陽人許攸(yíu)、沛國人周族等聯絡豪傑,圖謀廢掉靈帝,立合肥侯做皇帝。他們把這陰謀告訴曹操,但曹操拒絕參與這件事。王芬等終於失敗了。
金城人邊章、韓遂殺了刺史、郡守,進行叛亂,部眾十多萬人,使得天下騷亂、動蕩。曹操被征召做典軍校尉。此時恰逢靈帝逝世,太子即位,太後臨朝聽政。大將軍何進和袁紹策劃誅殺宦官,太後不聽從,何進就召董卓,想利用他來脅迫太後,董卓未到達而何進被殺了。董卓到後,廢黜廢黜(fèichù):取消王位或廢除特權地位。吵帝為弘農王而立獻帝劉協。董卓上表推薦曹操做驍(xiāo)騎校尉,打算跟他商議國事。曹操於是改名換姓,從小路向東回鄉。出了虎牢關,經過中牟縣,被亭長懷疑,逮到縣裏。縣城中有人暗中認出他,替他求情,曹操才得以釋放。董卓終於殺了太後和弘農王。曹操到了陳留,散發家財,糾集義兵,準備憑借這支隊伍來誅殺董卓。冬季十二月,開始在己吾起兵,這一年是中平六年。
初平元年春季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fù)、豫州刺史孔伷(zhòu)、兗(yǎn)州刺史劉岱(dài)、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miǎo)、東郡太守橋瑁(mào)、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起兵,各有數萬人,推舉袁紹做盟主。曹操代理奮武將軍。
董卓聽到義兵起事,就逼迫天子遷都長安,自己留守洛陽,焚燒了宮殿。這時,袁紹駐紮在河內,張邈、劉岱、橋瑁、袁遺駐紮在酸棗,袁術駐紮在南陽,孔昉(fǎng)駐紮在潁州,韓馥在鄴(yè)城。董卓兵力強大,袁紹等沒有人敢領先進軍。曹操道:“發動義兵來討伐逞凶作亂的人,大軍已經集合,各位還遲疑什麼?假使董卓聽到崤山以東的義兵起事,倚仗朝廷的重威,占據二周的險隘,向東進軍來控製天下。即使他的行為違背道義,也能夠成為禍害。如今董卓焚燒了宮殿,劫持天子遷都,使得海內百姓震動,不知道歸附誰,這是天滅亡他的時候啊,打一仗就可以使天下安定了,不可以喪失時機啊。”於是率兵向西,準備占據成皋(ɡāo)。張邈派部將衛茲分兵跟隨曹操。曹操的兵馬抵達滎(yínɡ)陽的汴(biàn)水,碰上董卓的部將徐榮,交戰失利,士兵死傷很多。曹操被流箭射中,所騎的馬也受了傷,堂弟曹洪把馬讓給曹操,才得以乘夜逃脫。徐榮見到曹操所率領的士兵雖然少,卻奮戰一整天,認為酸棗不容易攻下,也就率兵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