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pá
爬樹捉魚,多此一舉。
緣木求魚
緣:攀援。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方法錯誤,不可能達到目的。出自戰國·孟軻《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看出齊宣王想稱霸天下,每天操練兵馬,就問齊宣王說:“大王動員全國的軍隊,讓將士們冒著生命危險去攻打別的國家,難道隻有打敗了別的國家,你的心裏才痛快嗎?”
“不!不是打敗了別的國家我才感到痛快。我這樣做,不過是為了滿足我最大的欲望罷了。”齊宣王說。
“那大王最大的欲望是什麼呢?”孟子問。
齊宣王笑了一笑,沒有回答。孟子便又說:“是因為好東西不夠吃,還是好衣服不夠穿呢?是因為宮中的藝術品太差呢,還是宮中的音樂不動聽呢?是因為侍候你的人太少呢,還是……?”齊宣王聽了,搖頭說:“不,都不是!”
“噢,那我明白了,大王的最大欲望是想征服天下,稱霸諸侯。使秦、楚那樣的大國都來朝貢您,四方的外族都向您臣服。但是,如果用你的辦法去滿足你的欲望,就好像爬到樹上去抓魚一樣,那肯定是徒勞的。”
“事情竟有這樣嚴重嗎?”齊宣王問。
“恐怕比這還要嚴重呢!爬到樹上去捉魚,最多就是抓不到魚,還不至於有什麼禍害。如果想用武力來滿足自己稱霸天下的欲望,不但達不到目的,相反還會招致禍害。”
爬得最快的,也及不上跑得最慢的。
爬得高跌得重。
第二節 pà
怕跌的學不會走路。
怕刺的人,采不到紅玫瑰。
怕事越有事。
怕跌跤先躺倒。
怕處就有鬼,咬處就有嘴。
怕狼怕虎,不在山頭住。
怕鬼者被鬼嚇著。
怕鬼唱山歌,陰陽怕懵懂。
怕人不出世,出世不怕人。
怕人知道休做,要長知識勤學。
怕走崎驅路,莫想攀高蜂。
第三節 pāi
拍嘴大夫沒好藥。
拍拍背,三年無災晦。
拍馬屁,沒誌氣。
拍馬有個架,先笑後說話。
第四節 pái
排事不清,累斷骨頭筋。
排場過節,各有所好。
第五節 pān
攀親不如下店。
攀登高峰貴有恒。
第六節 pán
盤古千萬載,哪有幾個包青天。
盤船烏龜鱉價錢。
第七節 pàn
判斷一個人的高矮,不能隻看他的影子。
第八節 pánɡ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螃蟹不忘橫著爬。
螃蟹怕見漆,豆花怕見日。
第九節 pǎnɡ
耪地耪裏頭,問路問老頭。
第十節 pànɡ
胖子不是一口吃的。
胖子不是吃的,瘦子不是餓的。
胖人富隻怕沒屁股。
第十一節 pāo
拋了不拾,丟了不撿。
第十二節 páo
袍哥說話不掉底。
袍哥心多。
第十三節 pǎo
跑跑跳跳渾身輕,不走不動多生病。
跑得脫黃昏,跑不脫五更。
跑過三關六碼頭,吃過奉化芋艿頭。
跑從走開始,快從會開始。
跑兔沒抓住,臥兔也竄了。
跑了老婆,埋怨四鄰。
跑了豬,跑不了圈。
跑了的魚是大的。
跑了一條大魚,撈了一網蝦。
跑了和尚,跑不了廟。
跑了初一,跑不了十五。
第十四節 péi
賠錢嫁女。
賠八月,賺臘月。
賠不盡的閨女,過不盡的年。
賠本賺吆喝。
第十五節 pēn
噴泉水壓不住,樹長石壓不住。
第十六節 pén
盆罐有耳朵,貓狗愛溫存。
第十七節 pén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