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林月夕來說,她沒什麼要收拾的,她娘把該收拾的都收拾好了,到時候她直接自己坐上車就行。可是她也有要操心的啊,同時她三叔也是忙得腳不沾地。原因無他,因為之前她和三叔還商量著要怎麼種植猴頭菇呢,而現在她突然就要去書院了。
留下來,肯定是不行的。她娘一個人照顧一家子哪能忙得過來,更何況還有個鬧人的小林安呢。於是,這幾天林月夕和她三叔天天山上山下地跑。
種植猴頭菇,菌絲生長的溫度範圍為6-34℃,最適溫度為25℃左右,高於30℃時菌絲生長緩慢易老化,35℃時停止生長。子實體生長的溫度範圍為12-24℃,以18-20℃最適宜。當溫度高於25℃時,子實體生長緩慢或不形成子實體;溫度低於10℃時,子實體開始發紅,隨著溫度的下降,色澤加深,無食用價值。適宜含水量為60-70%,當含水量低於50%或高於80%,猴頭菇原基分化數量顯著減少,子實體晚熟,產量降低。而菇房保持新鮮的空氣也極為重要。
林月夕仔細回憶著前世所了解的知識,反正能利用的條件就這麼多,隻能盡力而為了。
時間有限,林月夕隻能盡可能的把她知道的交給她三叔林天民。希望多嚐試幾次可以成功吧。
忙碌起來,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轉眼間,就到了要離開的日子了。林月夕想想就很得瑟,她爹真是太有才了,學習的同時不忘記養家。這次去當先生,一個月還有六兩銀子呢,比以前當賬房的時候多了三倍!還不用那麼辛苦!
“你們開始去了,到處都要花銷,銀子先不要寄回來了,都自己留著。”齊氏吩咐了好多事兒,總是擔心有什麼做的不夠。
林家鬆也交代了弟弟好多事兒,不過家裏有爹和娘在,而且弟弟也很懂事。他也很放心。這次走齊氏把糧食都讓帶上了,說是花錢買浪費,家裏又不是沒得吃的。以後隔一段時間就讓天民給送去,家裏現在可不缺糧食。
林月夕也很讚同奶奶的做法,自家種的吃著更放心不是。而林月夕賣猴頭菇的幾百兩銀子也商量好了,拿出一部分留著蓋房子,現在她爹也是秀才了,房子住好點也是情有可原的。剩下的都由齊氏收著他們也沒意見,畢竟現在也沒分家,他們在書院也花不到多少錢。
就這樣,帶著滿滿兩個驢車的東西,他們一家就奔著書院去了。齊氏看著眼看著兒子和孫子走遠了,眼圈也忍不住的紅了。
村裏的熟人都很熱情的打招呼,大家都知道林秀才要到縣城教書去了,這可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兒啊!
路邊的野草野花這邊一片那邊一朵,很是好看。林月夕離別的愁緒都淡了幾分。漸行漸遠,他們離林家村越來越遠,進入管道連行人都多了起來。想著即將開始的新生活,林月夕忍不住隱隱期待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