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淩雲按照功法所述的要領,精神內斂,舌抵上齶,雙掌相疊,兩手拇指相扣。這在內功修煉之中被稱作“搭鵲橋”,乃是溝通任督二脈的橋梁。接下來便按照蟾息的呼吸節奏,認真吐納起來。
初時,淩雲根本無法完全摒除雜念,後來還是多虧了胸前那塊黑玉護符。護符上麵傳來的陣陣涼意,竟然有著靜氣安神的功效。約麼半個小時之後,淩雲終於完全進入修煉狀態。腦海之中一片空明,心中再無半點雜念,氣息也越來越平穩悠長。
足足三百六十次吐納之後,淩雲才睜開雙眼:不都說修煉乃是逆天之舉,怎麼自己這麼輕而易舉就做到了?難道修煉真的這麼簡單?可是接下來的夜叉探海,卻徹底打消了他這個想法。三百六十個呼吸,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可看似很簡單的一個姿勢,堅持下來竟然那麼難!
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淩雲終於按照蟾息餘下的幾式,一一試著修煉了一遍。雖然還說不上純熟,倒也勉強能夠完成。最大的困難還是來自於這副身體,實在是太孱弱了。或許是因為之前不曾修煉,這家夥的身體協調性也差的一塌糊塗。蟾息那餘下的幾式,除了萬流歸宗,都是非常消耗體力的,難度也很大。修煉一遍下來,淩雲已是精疲力竭。
直到天色將明,淩雲才艱難地爬到床上。可即便如此,這一天的修煉竟然還算不上圓滿。即使睡覺,他仍要側臥著,依照飛熊入夢的吐納節奏來調節呼吸!
次日一覺醒來,淩雲隻感覺神完氣足。經過一夜的恢複,之前所有疲憊盡都消失無蹤,渾身都是力氣。沒想到這功法的效果這麼神奇!
此後幾天,淩雲都如醉如癡的沉浸在蟾息的修煉之中。通過修煉這門功法,他幾乎每一刻都能察覺到來自身體上的變化。如此磕磕絆絆的修煉到第五天,淩雲驚奇的發現:自己行功之時,小腹丹田處經常一突一突的,隱隱約約仿佛有一條魚兒在遊動!
按照功法裏的描述,這應該是叫做氣感吧?修煉內功,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氣感,這就好比是萬裏之行的第一步。所謂的氣感就是人體與天地能量之間的聯係。隻有感應到了天地能量的存在,才能通過特殊的吐納法門將其引入體內,凝聚在丹田氣海。做到這一步,才算真正踏上了武道之路。
功法裏說,普通資質者修煉出氣感起碼需要個一年半載,資質上乘之輩也至少要三兩個月。若是能在一個月內做到這一步,就已經算得上天才了。可自己隻用了區區五天,那算不算是天才中的天才?如此驚人的進展讓淩雲倍受鼓舞,修煉的熱情也一天天高漲起來。
這期間,狩獵隊和伐木隊的人回來了一次,卻隻帶回了一些山果野菜。新的一批又在第二天出發,前往天都山脈。曹天衡等人也被莊泉派出去,采購了不少糧食衣物回來,班加城的危機,終於在短時間內解除了。
不過剛剛衣食無憂的班加人卻發現了一件怪事:每天深夜,城主大人都會起來,圍著城主府前的廣場跑上幾圈,姿勢怪異之極。有時甚至還頭上腳下,以手代足!
對於此事,管事莊泉心中雖然疑惑,卻也不敢貿然詢問。如果城主大人的書童李順在的話,還可以向他打聽一下。可那一臉憨厚的小夥子,在剛到班加的第二天就被城主大人派出去辦事了。
淩雲此時則是完全醉心於修煉,至於別人怎麼想怎麼看,一概不管。他甚至將作息時間也徹底顛倒,白天除了吃喝拉撒,就在床上呼呼大睡。隻是誰也不知道,這家夥其實正在用飛熊入夢式養精蓄銳。到了晚上別人都睡下了,他又一個人爬起來,把剩下的幾式反複修煉三遍才回房安寢,每天如此,風雨不誤。
經過這些天的不懈努力,淩雲已經能夠順利完成蟾息八法的修煉。如今在他的丹田之中,已然凝聚出一絲精純內力。隻是這點內力實在少得可憐,還不足以形成完整的周天循環,不過距離那個臨界點已經越來越近。
這兩天,淩雲心中有著很強烈的預感:或許就在這次,也可能是下一次,自己就將突破這個臨界點,邁出修武途中最至關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