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秋水十三式(2 / 2)

想到這裏,淩雲再次拿樁站穩,然後依照蟾息的節奏調整呼吸。等到丹田中的內力在經脈之中遊走一周之後,才將秋水十三式的招數,一招一招連續不斷的施展開來。

果然,一套拳法才剛剛展開,周邊的能量便緩緩向自己這裏聚攏過來。並通過自己的吐納,沿著頭頂的百會穴,以及全身所有毛孔進入體內。

這些能量在體內隨著氣血循環流轉,繞體一周之後再經呼吸排出體外。每次循環過後,都會有少量的精純能量流入丹田,與自己之前修煉蟾息所凝聚的內力融為一體。這一結果讓淩雲心中大喜,沒想到誤打誤撞之下,還真被自己找到了引發能量波動的原因!

至此,淩雲才終於明白:天地能量之所以會被引入體內,完全是因為人體氣血的運行,與遊離的天地能量之間產生了一種十分微妙的共鳴!就像蟾息一樣,這應該也是世間一切功法的本質。而剛才自己施展拳法之時,由於秋水十三式的招式和動作,改變了體內氣血循環的速度和路徑,從而使這種共鳴加劇,這才引起了後來的能量波動!

其實這些本應該是修煉者必須了解的常識,隻是淩雲乃是獨自修行,身邊沒有師父,是以無人為他解惑。就算現在,他也隻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以姿勢動作引導氣血,輔助修煉的方法由來已久。在地球上,許多習武之人都將站樁看的非常重要:站樁雖然是最基礎的修煉,但卻是功力增長最快的途徑之一!站樁的同時配合特有的調息之法,通過吐納將天地能量引入體內,凝聚在丹田之中。

除了站之外樁,還有許多千奇百怪的修煉方法,其本質都是通過特別的姿勢,人為改變氣血運行的路徑和速度,使之與天地間的能量達成一致的頻率,從而引發這種共鳴。如此一來修煉的速度就必然會加快,而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達摩易筋經!

這和淩雲眼下所遇到的情況如出一轍:剛才他所施展的秋水十三式與蟾息都引起了能量共鳴。兩相疊加之下,使這種共鳴加劇,因而才能在一瞬間,引動了數倍的天地能量。

時至此刻,就算淩雲再笨,也已隱約猜到:這秋水十三式其實並非是用來克敵製勝,而是一套引導氣血運行,輔助修煉的拳法!隻不過自己如今所領略到的,才隻是一些皮毛而已。

可是對於這套拳法的珍貴之處,淩雲卻是一無所知。一套卓絕的氣血導引之法,可遇而不可求,千百年來,無數武者趨之若鶩。即使是少林寺那樣的武學聖地,對易筋經也是視為宗派之根本,絕不輕傳。

此時廣場上的淩雲,徹底拋開一切,在他心中隻有那秋水十三式。身形轉動間,拳勢越打越快,招式圓潤自如,舞到酣暢處,索性閉上雙眼。恍惚中他覺得自己就像是秋風中的一片落葉,江河中的一朵浪花,陽光下的一抹塵埃,完完全全的融入了天地之間!

周圍那遊離的天地能量,似乎也被淩雲的情緒所感染,鋪天蓋地洶湧而來。眨眼間,就在他身邊凝聚起一團肉眼可見的白色霧氣。這團霧氣越聚越多,越來越濃,最後竟然連淩雲整個人都被包裹其中。

時間不知不覺的流淌著,初升朝陽將一片金光灑向大地。整個班加城,包括淩雲以及籠罩在他周圍的那團白色霧氣,都被裹上了一層美麗的金紅色···

“源於自然,歸於自然,原來如此!哈哈哈···”收住拳勢的淩雲仰天長笑。感受著鼓脹的丹田,他不由心中感歎:看來修煉最重要的,除了點滴的積累,還要有平常心。隻有心態平和,才能完完全全的投入其中,也隻有如此,每次修煉結束之後,才能真的有所收獲!

如今終於形成了完整的周天循環,接下來也能夠修煉那套大衍劍法了!李順去了這麼多天,不知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

昨晚係統上不去,我從十點多一直熬到淩晨一點,什麼辦法都用了就是上不去,悲催啊!起點的網絡真的應該優化了。好了,晚上還有一更,紅方絕不失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