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懂得,該過年,各種事情都找上門來和對到眼前。非專職寫作的本人,等到夜裏才有機會碼字,這一章送晚了,見諒則個!另外,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與意猶未盡的朱翎告別後,李承業輕車熟路地趕去靜室,盤腿坐於蒲團之上,順勢將家書取出,撕開了封條。
他將書信展開,第一眼所見是棱角分明和剛勁有力,令人挑不出絲毫瑕疵的篆刻體梁文。
接著,他沉下心來,自上之下和自作至右地默念道:“為父與你娘親和雙弟盡皆安好,無需吾兒再作掛念。但為父聽聞霸炎門內亦是波橘雲詭,吾兒素來不喜爭強好勝,又不善言辭殷勤,切記要謹言慎行,萬萬不可與人結惡或受人蒙蔽蠱惑!因局勢動蕩,不堪多方騷擾,又得聖公書院院長的舉薦,為父將攜家遷往北山郡北山城,拜入公明書院研習理法,如此也可讓吾兒再無後顧之憂…….。”
“修真之人,不可著眼於一時得失,更不可沉迷於武力,需知一切盡在一個‘真’字。為父修真天賦資質低微,自是修真無望,但自忖尚有幾分悟性和堅韌,隻願今生於‘真’道有所參悟,便不枉來此世間一生,有此執念,倒也不至於時時思念吾兒……..。”
“世人盡說一個‘難’字,知難,行難,訣別更難。為父等自此與吾兒殊途難歸,不再奢求吾兒常伴身側,隻求百年之後能得吾兒一柱高香和三疊黃紙…….!”
“一言終難盡,便至此終了,自此再無牽掛,是即訣別之信!”
眼淚不知不覺間汩汩流淌而下,李承業緩緩將信件折疊齊整地塞回信封,又站起身來,走到蒲團之前的桌案旁,將信件壓在桌案正中的香爐之下。
而後,他擦拭去眼淚,竟然未有任何傷感之情,反而心神一清,隻感到個人意念中再無任何可堪掛念和顧慮之人和事物。
完全是自然而然之事,他一直以來根本不知曉該如何修行,詢問朱炎劍等人也隻得到一番“順其自然”回應的一念境界,赫然不可思議地突破瓶頸,一躍跨入《蝰蛇劍訣》所記載的第二層境界。
“締造《蝰蛇劍訣》之人當真是神人也,自身未有絲毫修為,卻窺破天蛇一族的無念神通,即便窺知十分,想必也有了七八分。《蝰蛇劍訣》中的蝰蛇劍法,分明不是作應敵之用,而是用作體悟無念神通。”如此平靜地想道,李承業拔出雙劍,演練起蝰蛇劍法來。
據朱炎劍專門查閱大量典籍後所述,天蛇一族乃是一體雙魂,兩者皆有各自的陽魂和陰魂,但左首之陽魂更為旺盛,是為陽首,而右首之陰魂相對旺盛,是為陰首,甚至有各自的性格與情感偏向,隻在施展無念神通時,才不可思議地融合一體。
因而,蝰蛇劍法的要訣,便是左手劍,即蝰陽劍靈動變幻,而右手劍,即蝰陰劍機敏犀利,待進入一念境界時,就可同時施展兩種劍勢迥異的劍招,進而攻守兼備和令人防不勝防。
在他的舞動下,蝰陽劍猶如靈蛇水遊,又似飛龍在天,劍招變幻不定,而蝰陰劍則或劈或斬或刺或挑,簡單直接,卻迅捷和力道剛勁。
劍招永遠是死的,隻有被人靈活所用,才是活的。
也不知道過去多久,他隻感到渾身滾燙和氣喘籲籲以及之時,才自然而然地不得不停歇下來。
頓時間,大股大股的白色水汽自李承業渾身上下的毛孔中噴射而出,使得靜室內當即彌漫起濃厚的霧氣來。
“勁力貫通,內氣衝穴,此乃武徒大成期修為的標誌!如此,自己足可發揮出十分勁力中的七分了,若是借助一念境界,或可發揮出八分來,多數情況下可堪與武徒圓滿期修為之人比肩武道修為。看來,自己在一念境界狀態下,不僅能夠顯著助益《蘊雷靈訣》和《大公劍訣》中的蘊脈法門的修煉成效,也可大為提升武道修行的成效。隻不過,在《蝰蛇劍訣》尚未突破至第二層之前,自己隻有在靜坐紋絲不動時,方可設法進入一念境界,即便知曉這一番助益,也無力動用!如此一來,自己今後的修行效率必然大增,或許無需一味等到二十歲上下,就可順其自然地最大程度蘊養靈感、靈脈以及體格!”深喘了至少一盞茶時間後,李承業才將雙劍反握在手中,渾身猶然酥軟地盤腿坐回蒲團之上,稍作沉吟起來。
出乎他自身預料的是,他竟然並未感到欣喜若狂或竊竊自喜,隻是愈加清醒地自知修真有望,又稍進一步地堅定求道之誌。
人總是在看到一絲希望之時,才會真正抱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