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帝(2 / 2)

時任WT主席希德拉飛去了埃及與上帝會麵。翌日,主席宣布各國首都都要建立神殿。總之,人類是屈服了。

據說,心滿意足的上帝又回到了屬於他的地方。

吳奈靜靜地吸著一顆煙又一顆煙。即使吸完一盒煙,也想不出那個人把上帝藏在哪了,他猜那是失落的國度,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或許是希特勒的藏身地。

“我痛恨這種全憑運氣的猜測,顯示出了我的無力。可我也隻能如此,胡亂猜測總比坐以待斃好。我會過錯但不會錯過。”當然這隻是吳奈的心裏話。作為一個領袖要是把所有的苦悶煩惱都一一找人傾訴,那是何等的軟弱。任何事情都得依賴別人去完成,那要你何用。人可以彷徨可還是得繼續尋找方向。

可吳奈現在還不想靠胡亂的猜測來賭博,他轉而選擇學者的方式。可惜吳奈找不到記錄上帝詳細資料的任何文獻,各國的編年史都描述的上帝都和以上所提的內容相同,無延伸無擴展,讓人懷疑此段曆史的真實性,可野史書上那時那景的照片足夠真實慘烈,網上偷偷流傳的事故視頻誰看完都會動容。但就是上帝的麵容被前人刻意用馬賽克遮住,過了幾百年都無法去除。

吳奈把目標轉向民俗歌謠。他派遣了一大批懂當地語言的手下去那尋找答案。可是找來找去都是稱讚上帝的無用的東西,沒有任何研究價值,在電視機前摔東西,把經典諾基亞摔向正在演播考古發現的電視,才勉強能控製住火氣。

他靜下來反思他最近走的每一步,開始逆推著尋找不足,記憶如同畫麵倒帶重播翻動著,可還是找不到答案,沒遺漏什麼。再苦苦思索也不如喘口氣緩解一下疲憊,或是暫時換一個次要的事情去做。他開始著手去招攬人才,製定每個起義的細節,預計五百萬字的計劃書如今寫了八百萬字還是覺得或缺了幾千萬文字。

多些準備沒什麼不好。

轉而反觀那個人,悠閑地拿著畫筆在畫板上天馬行空臆想著自己腦袋裏腦電波劃過的完美曲線,偶爾停下來看一下每一位WT主席都會一見鍾情的第一夫人袁夢,然後繼續畫他的抽象主義。

很美好的狀態,看一眼愛人,再繼續忙自己的事。

隻是站在世界之巔的那個人總會被各種各樣的事物煩擾,罕有的寧靜也會被人掠奪。那個人被叫去辦公室去投影會麵某國的領導人。一離開就說不好幾時能回這個家,一忙起來都忘乎所以,厭倦或是孜孜不倦地處理全世界的事物。

“主席先生,他們行動了。”

“靜觀其變,我也猜不到他會怎麼做。沒準我們還能從他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呢。誰又說得清呢,畢竟人的能力無限大。”那個人充滿期待地望著遠方。

他在猜他的總統先生在想什麼,大概是每天生活都隻是繁忙公務卻沒有任何挑戰能讓他期待興奮。期待得不到裝載,卻仍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