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怎樣把區(市)縣經濟推入快車道,在開展“進一步解放思想”的討論中,通過清理思想,尋找差距,我們越來越清晰地看到,重慶與發達地區相比,除了經濟實力和思想觀念方麵的差距外,還明顯存在工作整體推動上的差距,缺乏一抓到底的求實務實精神。發達地區在抓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中,有一條很重要的經驗,就是一旦作出決策,便下工夫組織發動上下左右齊心協力,整體推動,狠抓落實。我們過去出台的一些方案和措施,總的講都是符合重慶實際的,可行的,但往往落實得不夠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整體推動的力度不夠。市委書記孫同川同誌在講到這個問題時指出:“領導者和領導機關的重要責任,是促成既定的政策、方案和措施盡快進入實踐過程,並從中取得實際效果”。因此,我們必須認真研究怎樣形成整體推動的局麵,切實把市委、市府加快區(市)縣經濟發展的決策落到實處。
首先,要形成統一的意誌和目標,造成方向一致的巨大合力。市委、市府決定把區(市)縣經濟推入快車道,這是當前全市經濟工作的一項戰略措施,是我們共同的意誌和目標。而在現實生活中,由於認識、利益等方麵的原因,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往往有自己的意誌和目標,它與全市總的意誌和目標有些並不完全一致,有的甚至相互對立。在我們要求形成總的合力時,往往發生各行其是,互相抵消的現象,使力量分散甚至互相衝突,影響實現預期的共同目標。為此,我們必須在統一意誌、統一目標、統一步調,形成合力上下工夫。要看到,區(市)縣經濟在我市經濟全局中所處的地位已越來越重要,在全市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而且從發展趨勢看,今後的比重還會不斷增加。可以說,沒有區(市)縣經濟的快速發展,全市經濟快速發展就難以實現;沒有區(市)縣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的有效供給就難以保證;沒有區(市)縣經濟的快速發展,全市奔小康的目標就難以達到。把區(市)縣經濟推入快車道,既是各區(市)縣委、政府的工作重點,同時也是市級各部門,特別是綜合部門和涉農部門的主要任務。對此,要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層層培訓幹部、實行目標責任製、加強執法監察力度等措施,使全市上下形成共識,排除雜音,造成合力,整體推動。
其次,要正確處理整體與局部的關係,形成最佳的整體效能。就重慶這個區域而言,全市是一個整體。在這個整體中,既要抓好城市經濟,又要抓好農村經濟;既要辦好市裏集中辦的大事,又要支持各個局部辦好自己的事;既要維護整體利益,又要兼顧局部利益。隻要妥善處理好這些關係,把各個方麵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形成整體效能,實現整體推動。從當前的情況看,有兩個問題要特別注意。一是處理好整體和局部的關係,支持區(市)縣發展。整體和局部是互相依存的。沒有局部就沒有整體,沒有整體也就沒有局部。整體要關心局部,善於放權,使它充滿活力;局部要服從整體,了解整體的意誌和目標,圍繞著整體協同動作。推動區(市)縣經濟進入快車道,是全市的一大戰略目標,全市各個方麵、各個局部,都要為實現這一目標出力、服務。二是要調整好各個局部之間的關係,狠抓薄弱環節。有人曾經用兩個現象來說明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一條鎖鏈的強度不是取決於最強的那一環,而是取決於最弱的那一環;由長短不齊的木板組成的水桶,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決於最長的那一塊,也不是木板的平均長度,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一塊。市委工作會議指出,在我市經濟發展中,“縣級經濟發展上的差距尤為突出”,這就是一個薄弱環節,因而要“竭盡全力把區(市)縣經濟發展推入快車道”。在推動區(市)縣經濟發展中,思想觀念問題、實行“三放”問題、城鄉結合問題等,又是明顯的薄弱環節,隻有把這些環節抓好了,才能形成最佳的整體效能,實現全市經濟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