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聲(1 / 2)

中 秋 有 感

2005年9月18日(農曆乙酉年八月十五)中秋節。今日不少朋友、同事發來手機短信息祝賀佳節。吾感受頗多,遂賦詩一首,並以手機短信息形式回贈友人及同事。

風風雨雨又一年,家家戶戶盼月圓。

圓圓缺缺輪回轉,是是非非皆自然。

生生死死無休止,來來往往似雲煙。

恩恩怨怨何須了,坦坦蕩蕩天地寬。

不 惑 之 聲

1989年9月10日,在我即將告別大足縣赴榮昌縣履新時,恰逢建國40周年慶典臨近之際,感慨頗豐,濃縮為詩,以抒壯懷。

我與祖國齡相近,

效力光陰僅五成。

人生一世堪歎短,

不惑之後應倍珍。

我與母親共命運,

富民強國赤子心。

蹉跎歲月休回首,

揚鞭奮蹄奔征程。

龍 湖 吟

2006年夏秋時節,重慶經受了兩個多月的高溫幹旱天氣,到了9月5日終於開始降雨降溫。此時我恰在雙橋區龍水湖畔雙湖度假酒店開展幹部考察工作,眼見雨後湖區生機盎然,心中大悅,遂吟此詩。

久旱逢甘霖,

龍湖水更新;

白鷺迎風舞,

野鴨覓不停。

漁翁喜垂釣,

農夫忙秋耕;

生機一樣有,

天道唯酬勤。

西歐行感懷

1992年三四月,組團到比利時考察,引進洗煤設備,我任榮昌考察團團長。考察之餘,遊覽了比利時布魯塞爾、法國巴黎、荷蘭阿姆斯特丹及海牙等著名城市。

這是我第一次走出國門,見識西方幾個發達國家。中西對照,幾多感觸,幾多思索,寫成此詩,以言心誌。

昔日已聞歐羅巴,今朝西土在腳下;

富饒強盛不虛傳,真諦究竟在哪家?

如今睡獅正覺醒,改革開放綻春花;

隻要國人齊奮起,敢教西洋服華夏。

南 疆 行

1992年七八月,我率榮昌考察團赴新疆考察發展邊境貿易。8月2日,從南疆的庫爾勒乘車到阿克蘇,行程一千多裏。途中領略了大漠風光,同時也深感國土開發利用的差距和潛力都很大。於是,將自己的感受作成一首小詩。

庫市遙指阿克蘇,驅車日行千裏路;

大漠風光收眼底,南疆之旅未虛度。

國土遼闊世界殊,尚待開發亦共睹;

內舉外納廣聚才,神州方能展宏圖。

思 荷

2006年9月5日晚在大足荷花山莊就餐時應雙橋區黎代全先生囑作:荷花山莊花爭妍,

荷葉默默甘為伴。

人間諸事亦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