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飛刀成絕響 人間不見楚留香——古龍先生其人及武俠小說的感悟 (2 / 3)

古龍如同死過一回,他對好友林清玄說:“每天好不容易回到家裏,總是轉身又出去。每天做的隻有一件事:喝酒!”

古龍後來還有過一次婚姻,仍是以失敗而告終。

古龍在功成名就之後,便進入了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先生所指出的中年心理危機時期。

他失去了青年時代苦苦追逐的名利目標,因此空虛、失落和焦慮,隻得借酒澆愁。

這種缺乏社會內容的微不足道的可憐的痛苦,是古龍小說無法獲得更高成就的根本原因。

古龍喝酒若狂,經常呼朋喚友,嘯聚酒樓,最多的一次,是一夜裏5個人喝了28瓶白蘭地。長期酗酒,終於導致肝硬化晚期而住院治療。

長年的病榻生活使古龍變得淡泊,他寫了一幅字表明自己的心境:“陌上發花,可以緩緩醉矣;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字的下方蓋了古龍自鐫的印章,上刻“一笑”兩字。

在創作上,自《風鈴中的刀聲》(1980年)以後,兩年多時間沒有寫過一部武俠小說,圈內署名古龍的作品多為於東樓、申碎梅、丁情等人代筆。出院後的古龍考慮到體力因素,計劃寫以“大武俠時代”為背景的係列短篇,寫成的部分作品在1984年由萬盛出版公司結集為《獵鷹·賭局》。

這是古龍的絕唱。

愛酒如命的古龍,身體略微康複,他便故態複萌,以濫飲來消磨所剩無多的時光。

他第三次被送入病房時,連那些小護士也驚訝地說:“古大俠好神勇,又住院了!”

在一個寂靜的夜晚,他的弟子丁情守在病床前,古龍突然問了一句:“小鳥龜,你猜我死了,有沒有人會為我落淚?”

古龍說這話時有些傷感,但不久又變得嘻嘻哈哈。

到了1985年9月21日傍晚,古龍終於走完了他48個春秋的人生旅程。

安葬時朋友們花30萬元台幣購買了48瓶古龍最喜歡的軒尼詩白蘭地放在棺木內側,讓古大俠永遠沉醉在芬芳馥鬱的酒香之中。

古龍生前曾默默地為孤兒院大量捐款,在他死後,朋友們決定把他著作收入的絕大眾化部分捐贈給慈善機構。

下麵,我再侃侃古龍小說中的感悟。

古龍的幸福觀

幸福是什麼?怎樣才算幸福?一百個人會有一百個答案。

你幸福嗎?妻子對我很好啊,在學校讀書的兒子又孝順,我很幸福——一位中年男人的對幸福的理解。

丈夫很體貼我的,有車,有房,生活無憂,我幸福啊——這是新婚妻子的告白。

男朋友很愛我,我很幸福啊——這是熱戀中女生……

你的幸福呢?

其實,幸福隻不過是一種感覺,是一種對現狀或將來的滿足。每個人每個年齡階段,對幸福理解都不盡相同,所以,回答幸福是什麼、你覺得幸福嗎等問題的答案都不相同。

簡單地說,幸福就是一種感覺。隻不過,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對幸福的要求有所不同,是否要求已經得到滿足罷了。怪不得俗話說“知足常樂”了。

真正的幸福是什麼?

古龍先生在《不是集》中寫道:“一個人心中真正的幸福,通常都是他還沒有得到的,或者他久已失去的”。“人們為什麼總是要等到幸福已失去了時,才能真正明白幸福是什麼呢?”——(《金刀情俠》)。所以,我覺得我們要把握現在擁有的幸福,不要等到失去了時,才悔恨沒把握,遺憾終生。

沒有得到的呢?我們要去爭取,但需爭取有道,追求可以得到的幸福,要學會知足。

一個人要是能真正懂得幸福,那麼就算他隻能活一天,或者是那麼一瞬間的感覺,就已經足夠了。

古龍談人的“麵具”

人的臉,本身就是個麵具,一個能隨著環境和心情而改變的麵具。又有什麼樣的麵具,能比人的臉更精巧奇特呢?身份越尊貴,地位越高的人,臉上戴著的麵具往往令人越看不透(《天涯明月刀》)。

人們啊,為什麼總要戴著一個麵具?

無奈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多麼堂而惶之的理由!人們總是能為自己找出千百條理由,裝出百般無奈的樣子。不過,一張臉一個麵具已經很夠了,可為何大多數人都有幾張不同的臉(麵具)呢?

可能有人告訴你,人可以躲麵具後麵,隱藏自己的悲哀、憤怒……平時你雖然看不見它,但到必要時,就會將這張麵具戴起來的(《多情劍客無情劍》)。

可能有人告訴你,麵具越多,吃的虧就會越少,所以麵具戴久了,就不想再拿下來了。但是他們忘了,忘了哪一張才是自己的臉,哪一張才是自己的真實臉。多麼悲哀啊!

活得多累啊!為什麼不把麵具脫下,露出自己真實的臉呢?隻要是真實的,無論這張臉是皺紋滿布,還是滿目瘡痍,他還是真實的。隻有這樣一張真實的臉,他臉上露出微笑,才是真誠的微笑,才是最動人的笑,而不是獰笑。

世上幸好還有些人沒有麵具,他們同樣生活得很快活。世上若沒有這樣的人,那麼,我們隻能生活在虛偽的世界裏……

古龍的愛情觀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好一個情字,足以令人陶醉一生。

我想這其間的情,應指愛情吧。

世間諸種情義,唯愛情讓人津津樂道。而在愛情中,期間又有種種情。

你看吧——

初戀——一個人可以戀愛一百次,可是他決忘不了第一次(《菊花的刺》)。

人生的初戀隻有一次,絕無第二次,令人如此刻骨銘心。

單戀——隻要是人,就有去愛別人的權利(《金刀情俠》)。

世上的事情就是這麼奇妙,你喜歡的人,她不喜歡你;你不喜歡的,她偏偏愛你。

愛本身並沒有錯,那錯的是誰?

人們往往事後才發現,真正去愛一個人,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被愛卻是那麼幸福。可是偏偏有許多人,寧願去愛人而不願被愛(《風鈴中的刀聲》)。

相戀——愛情實在奇妙,她有時令最愚笨的人變得極聰明,有時能令最聰明的人變成呆子(《多情劍客無情劍》)。

愛情,本身就是最不可捉摸的,有時痛苦,有時甜蜜,有時令人快樂,有時卻又令人悲傷,就如天氣,時晴時陰,愛情也一樣。

愛情往往是突來的,要麼不來,要來,就來得猛烈,令人無法抗拒。

一個人和自己相愛的人在一起,無論你如何掩飾,眼睛也會把你出賣的——眼睛發亮,所以戀愛中的人們眼睛特別漂亮,肌膚也特別潤滑。然而,越是相愛的人,越容易發生誤會。

一個人往往總會覺得自己所愛的人是帶著幾分孩子氣的,你真傻。

愛情不是占有,而是奉獻,就看你自己覺得值不值得。

迷戀——戀愛一旦到了癡迷的境地,往往也做出一些愚笨的事,而他自己卻認為理所當然的。迷戀是瘋狂的,往往會造成不幸。無論如何,我們也應原諒他們的行為,畢竟我們都年輕過。

失戀——情用得越深,痛苦也就越深。愛得越深,傷害也就越重。你隻有真正愛上一個人的時候,才會有真正的痛苦(《邊城刀聲》)。

人們為什麼總是對已得到的,不加以珍惜,等到有一天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呢?不過,感情的事,不是第三者能幫助的,更何況是這如此刻骨銘心的情感呢。

錯戀——不幸的是,一個人往往偏偏去愛一個不值得愛的人。也正因為如此,人世間永遠不斷有悲劇演出(《多情劍客無情劍》)。

愛恨交錯——不愛就是恨,愛極了也會變成恨,愛恨之間,本來隻是一線之別而已(《英雄無淚》)。

常言道,愛之越深,恨之越徹。往往因愛生恨,因恨生愛。

情為何物?古有“不愛江山,愛美人”,現有“生命成可貴,愛情價更高”。情為何物?不論膚色國界,古今中外,不論梁山伯與祝英台,羅密歐與朱麗葉,都為世人所傳頌。我想,隻要是真愛,即使是最最平淡的摯愛也會為人所感動和向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