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瞬自打天順三年初,就準備再次伐清。但是徐潤康不同意,他和李瞬說,現在國家還沒有完全恢複好,如果再打仗,恐怕財政支持不起。李瞬同意了。天順5年,眼見清朝有重新崛起的意思,李瞬便又準備伐清,徐潤康又反對,理有是時機未到。這回李瞬可不耐煩了,上回我依你了,這回你找的這是什麼理由!李瞬這回不再聽徐潤康的了,堅持出師北伐。徐潤康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就是不批。李瞬有點憤怒了,把徐潤康叫去訓斥了一通。徐潤康雖然不知反駁,但是也不同意。李瞬這回不再客氣,大聲訓斥他的老朋友。徐潤康倒也不生氣,卻隻是不同意。李瞬也沒辦法,隻好不了了之了。但是他和徐潤康的情感已經不同於原來了。
這時,在暗地裏等待了4年的康超和郭英,終於等到了機會。他們是立刻挺身而出,占到了李瞬的一邊。內閣中的另外兩個李夢和蘇軒,都是康郭的人,自然也站在了主戰派一邊。一時間朝廷上下有是唾沫星子橫飛,談何徐潤康的奏章又是漫天飛。眾言官又是一齊上來,大罵徐潤康膽小怕事。李瞬剛開始還很支持這些言官,但後來也看不下去了。雖然徐潤康這回弄得十分不爽,但是畢竟那麼多年兄弟了,生氣也是一時的。看在這些言官也是為自己罵的,李瞬沒有怎麼處罰這些言官,而是警告了一下。
看上去這次康郭是又失敗了,但其實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徐潤康在李瞬心中的地位已經不如從前了。堆在駱駝背上的柴草多了,駱駝也就被壓垮了。隻要再添上把火,徐潤康估計就保不住了。
但是徐潤康也由此看到康郭的真麵目,於是,他也和康郭撕破臉了。兩大政治集團是正是開戰。徐潤康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他準備把“無緣無故”就黑他的康郭整垮。可是他還沒動手了,又一件事情打破了剛剛到來的平靜:清朝再次入侵朝鮮了!
第二十回
明朝時,李氏朝鮮一直是中國的屬國。明朝為了保衛朝鮮,曾經和日本人死拚過兩回。**哈赤時,後金曾入侵朝鮮。朝鮮逼迫就範,成了清朝的“保護國”,可自楚朝建立以來,朝鮮一看清朝又不行了,於是又改換門庭,向楚朝稱臣了。當時清朝正在忙於抵抗楚軍,沒能顧得上朝鮮。現在,清朝逐漸緩過勁來了,就準備收拾一下後院了。可是仍沒有十足的把握兩線作戰。尼勒科瓦尼起初十分反對進攻朝鮮,但是很快他便沒有發言權了。天順4年9月,即公元1652年,尼勒科瓦尼病死於沈陽,年僅44歲。他死後,軍權全部由阿敏掌管。阿敏隨機做出了一個徹底毀滅了大清王朝的舉動:發兵10萬,進攻朝鮮。
天順5年3月,即公元1653年3月,清軍出兵10萬,由阿敏親自率領,跨過鴨綠江進攻朝鮮。4月初,清軍便攻克平壤。朝軍如同30年一樣,一觸即潰。阿敏於是集中兵力,直撲王京。朝鮮國王李如真,急忙派使臣前往楚朝請求援軍。
此時,楚朝內部的政治鬥爭還在繼續。自撕破臉皮以來,徐潤康和康郭就一直在明爭暗鬥。雖然也沒少幹活,但朝廷內部卻天天是爭吵不斷。雙方似乎就沒有意見統一過。可這件事情,無論是徐潤康,還是康郭,還是李瞬,全都一致認為:消滅清朝的時期到了!5月6日,在經過與內閣的商討後,李瞬決定:出兵援救朝鮮。李瞬計劃是派鄭成功率5萬精兵從仁川登陸,援助朝鮮。5月14日,鄭成功率軍乘戰艦800艘出發了。與此同時,李瞬下令馬石英征調北方所有精銳部隊共計15鎮,也就是15萬人,由他親自指揮,準備進攻遼東。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李瞬堅信,阿敏將為他的愚蠢決定付出代價!
5月24日,鄭成功率軍自仁川登陸,向王京進軍。5月30日,楚軍到達王京城下,從後方突襲清軍(此時阿敏正帶軍圍攻王京)。在城內朝軍裏應外合的攻擊下,清軍大敗,損兵折將3萬多人。阿敏忙帶人退守平壤,準備打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