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這句俗話在武昌顯然並不怎麼符合現實,在命孫可望即速進入荊州的命令發出之後。李定國在第二天便派人在城中各處,以及興國周,通山縣等地派出募兵號令。這回用的名義不是大西軍,也不是朝廷,而是用的平寇軍的名義。告示一經張貼,頓時應者雲集。
亂世之中流民本就許多,這一個多月來,因為李自成水灌漢陽城,加上武昌不住的放量賑災博得了個好名聲,四方流民更是彙聚武昌,一個半月的時間,除了本身已經擴入大西軍的八萬人之外,全城及四野各處安置的流民點多達三四十萬人,這回一聽說募兵,一下子把募兵處擠了個滿滿當當。
“看這個光景,最後應當能募足五萬人不止。”出城送了各奔東西的各方主將回城,葉風被湖光行都司衙門前的人山人海的擁擠隔得無法入內,隻得改道去了黃鶴樓。除了閱兵那一回之外,葉風還是第一次能以這麼輕鬆的心態來這裏遊玩。
好心情自然是來自於眼前所見到的民心可用,這說明前一段時間的安民措施,叫這些受夠了亂世的百姓看到了希望,武昌的安寧祥和就是證明。流民們也看到了吃飽飯的希望,募兵的熱烈響應便是證明。李定國說差不多能募到五萬人的樣子,照葉風的看法,到最後恐怕還不止這個數。
民心可用啊。徐以顯的學校如今經過培訓的低級軍官人數也有不少了,葉風很有想法讓這些軍官配備到這支新募的流民軍隊中去,以李定國為統帥,全盤按照徐以顯的想法去操練這支新軍,想來有個兩三年這支新軍的戰鬥力就不會差到哪去了。
“這新募軍,便交給你們兩個負責了。”葉風下了結語,望著江景道:“定國,嗣興是與虎頭同歲的麼?我這做爺爺的給他說門親事如何?”
李定國和徐以顯都露出關切的神情來,李嗣興便是李定國的長子。古時早婚早育,雖說李定國眼下隻不過是個二十三四歲的年輕人,但兒子已經有兩個了,葉風倒是見過李嗣興一次,看上去約莫也就是六七歲年紀,由於之前想到與鄭家的關係,所以才有此一說。
當然,在說親之前,肯定要將李定國的身份抬一抬的。李定國咧嘴一笑道:“比太子小了半歲,也可算是個同年,隻是如今太子尚未選配,怎麼好嗣興這做侄子的搶了先?”
“莫說什麼太子,別說我如今還是半個草莽,便算是日後有身登大寶的福分,太子也隻能從你們四兄弟裏立。我張獻忠此語出於摯誠,絕無欺瞞定國,軍師之意。”葉風說的認真,長籲一口氣道:“你們兩個都是讀書多的,也應當曉得若是我存了這份私心要立親兒子的話,將來會是什麼個局麵,古往今來前例太多了。”
李定國臉上一陣驚詫,與旁邊點頭心悅誠服的徐以顯形成鮮明對比,隻聽李定國皺眉道:“孩兒鬥膽說一句父王此言說的不當。尊卑之序不可廢,如今大哥二哥。。”說到這裏,戛然而止。葉風明白他的意思,當下點點頭拍了拍他道:“我曉得你的意思,文秀這一趟有不到的地方。但你父王先前說的也不是空話,你是讀史的人,羯胡石勒石虎的舊事,難道你父王便不曉得麼?”
“蠻夷之輩,怎能套到我輩漢家男兒身上?孩兒求父王莫再說這話了!”李定國反應很大,確實是不好再說下去了。而且這會兒說這個也實在是沒什麼意思,一切還都為時尚早。葉風看了一眼似有所悟的徐以顯,心中已經大定了。這番話明著說給李定國聽,但實際上,卻是說給他聽的,徐以顯人中龍鳳,大西軍這四個義子的配備遲早會出些亂子,現在能給李定國留些班底就留些吧。
又說了一會而各方麵的進展狀況,知曉了潘獨鼇已經進了幕阜山一線之後,眼看著人流愈發的擁擠,正是一個在百姓中樹立自己形象的大好機會。
好不容易等到晚上,葉風才來得及會一會從長江對岸的蔡店鎮微服會見李自成軍中旁支派係歸來的劉文秀。據他從那些小股頭領口裏聽來的消息,李自成現在確實還在承天府,統帶著郝搖旗,劉體純,李來亨等部約十五萬人在荊門州一帶集結,據說就要派人來武昌催糧。
“催個屁的糧!”葉風恨恨的道:“當初說的可是他回襄陽才給他糧,他如今可不在襄陽!”說著又接著問道:“孫傳庭那邊還沒動靜麼?”
“聽說了,但那些人都太小了些,想來也接觸不到這一等一的軍情,隻是說孫傳庭派了大將王文清分兵到了汝寧,他們都說恐怕是要兩路夾擊在南陽的闖逆一部。但孩兒以為,老孫這麼一搞是想跟左良玉打通,方便節製吧。但老孫恐怕沒想到左良玉未必買這個帳呢!”劉文秀顯然是在表現些什麼,說著自己的分析道:“老****來派去,不過派了黃州張國柱一大營萬餘人罷了,嗬,這****的隻怕當真要跟闖逆合流。這些朝廷的狗官,為了頂帽子,就能把他皇帝老子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