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費振剛主編:《先秦兩漢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25.劉躍進:《中古文學文獻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6.朱光潛:《詩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7.馮浩菲:《曆代詩經論說述評》,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版。
28.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撰注:《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版。
29.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
30.李敬一:《中國傳播史》(先秦兩漢卷),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31.傅剛:《〈昭明文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32.金元浦:《文學解釋學》,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33.林之達:《傳播學基礎理論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34.賀靈揚:《古詩十九首之研究》,上海:光華書局1927年版。
35.隋樹森:《古詩十九首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36年版。
36.馬茂元:《古詩十九首探索》,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古詩十九首初探》,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7.張清鍾:《古詩十九首彙說賞析與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
38.王強模:《古詩十九首評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古詩十九首〉譯注》,台北:建宏出版社1998年版。
39.楊效知:《古詩十九首鑒賞》,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40.朱自清、馬茂元:《朱自清、馬茂元說古詩十九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41.曹旭:《古詩十九首與樂府詩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42.龍生祥譯注:《古詩十九首與樂府詩》,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3.木齋:《古詩十九首與建安詩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學位論文
1.王鋒:《〈古詩十九首〉的言“情”藝術》,西北大學1999年碩士學位論文。
2.石紅:《〈古詩十九首〉淺探》,西北大學2002年碩士學位論文。3.王希明:《〈古詩十九首〉研究史略》,複旦大學2003年碩士學位論文。
4.陳斯懷:《從民間性到文人性——論〈古詩十九首〉在五言詩發展史上的過渡性特征》,山東大學2004年碩士學位論文。
5.佳永馨:《論〈古詩十九首〉中的女性意識》,上海師範大學2005年碩士學位論文。
6.陳心愉:《〈古詩十九首〉綜論》,華中師範大學2007年碩士學位論文。
7.王津:《〈古詩十九首〉程式化特征研究》,陝西師範大學2007年碩士學位論文。
8.胡培培:《〈古詩十九首〉藝術特色研究》,華中師範大學2007年碩士學位論文。
9.張琳:《〈古詩十九首〉的人本轉型》,吉林大學2007年碩士學位論文。
10.成東建:《〈古詩十九首〉與漢末士文化》,蘭州大學2007年碩士學位論文。
11.崔玲:《〈古詩十九首〉的美學特色》,蘭州大學2007年碩士學位論文。
12.王曉玲:《回歸的燦爛——〈古詩十九首〉和漢末文人精神的回歸》,西北大學2007年碩士學位論文。
13.何國平:《山水詩前史——以〈古詩十九首〉到玄言詩的審美經驗變遷為中心》,浙江大學2006年博士學位論文。
14.趙瀅:《〈古詩十九首〉“遊”之探析》,雲南大學2010年碩士學位論文。
15.王寶山:《〈古詩十九首〉詞類研究》,四川師範大學2010年碩士學位論文。
16.陳瑩珠:《〈古詩十九首〉語言藝術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94/2005碩士學位論文。
17.王莉莉:《〈古詩十九首〉修辭藝術探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台灣)92/2003碩士學位論文。
18.郭姿秀:《〈古詩十九首〉抒情美學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台灣)91/2002碩士學位論文。
國外及港台地區的研究
日本
1.鈴木虎雄著,王馥泉譯:《五言詩發生時期之疑問》,《語絲》1929年第5卷第33期。
2.吉川幸次郎:《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生命主題》,《中國文學報》1960年4月。
3.道家春代文,李寅生譯:《古樂府與古詩十九首——關於中國古代抒情詩成熟的研究》,《河池師專學報》1994年第4期。
4.矢田著,李寅生譯:《“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考——兼論漢代“倡家”的實際社會生活狀況》,《河池師專學報》1998年第3期。
5.岡村繁:《周漢文學史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法國
1.桀溺:《論〈古詩十九首〉》,見錢林森編:《牧女與蠶娘——法國漢學家論中國古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