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是如此。當時,他受到了“三角形的三個高交於一點”這個平麵幾何原理的啟發,認為自己是“為力求從思想上把握外部世界結構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這是他自覺地為自己生活,有意識地創造自己,獲得新生的開始之日。
這樣看來,每一個人的生活經曆都是獨一無二的。盡管構成人體的基因是相同的,但每個人的生命都很奇妙地自成一體,絕不相同。
心靈成熟的過程,是持續不斷地自我發現、自我探索的過程。除非先了解自己,否則很難去了解別人。
卡耐基說他有一個女學員叫麗莎,她非常自豪地說出“不再羨慕別人”的親身體會,她的秘訣就是對自我的重新認識。她說她自己是從一個比較偏遠的山村踏進大都市中的大學的,渾身上下都顯得非常的土氣:根本不知道安娜 卡列尼娜是誰;也不會說標準的英語;不敢在眾人麵前講話;根本不懂燙發可以增添女性的嫵媚……
“我的同學麗娜是一個在大城市裏長大的女孩子,她能夠說出一口發音吐字都很好的英語。而且見多識廣,當然知道安娜 卡列尼娜是誰,而且還會用白手絹將柔軟的長發在腦後束起來,會用發卷把劉海卷彎。
隻要是她出現在公共場合,男同學就會前呼後擁地爭獻殷勤。那個時候,我對自己就特別的生氣,對麗娜卻羨慕得要死。有一次,麗娜對我們不厭其煩地講她8歲那年是如何勇敢地從城西換一趟車到城東。沒想到麗娜的一番話對我的啟發特別大,竟然使我想到自己8歲的時候,曾經獨自翻過幾座大山,把家裏喬的一頭老黃牛從深山裏找回來。”
從此以後,我就不再羨慕麗娜和其他任何人了。
其實,一個人一旦認識到自己所具有的潛能和優勢,就不會再羨慕別人了,因此,我們可以把不再羨慕別人看做是重新認識自我和依靠自己奮鬥的一個起點。要想邁向成功,首先我們必須了解並接受這個事實,因為這是我們與其他人溝通的橋梁。除非我們真正把他人視為獨立個體,否則,很難與他人建立起有益的關係。
(2)賞識自己,樂觀生活
學會認識自己,並賞識自己應該怎樣去做呢?這裏我們可以有幾個比較不錯的建議:
首先,每一天要抽出時間獨處,進一步認識自己。由於現代生活的忙碌緊張,我們給自己深思的時間越來越少。我們要想辦法一些時間來麵對自己、認識自己。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獨處方法。
其次,掙脫習慣的枷鎖,走向社會。我們都是將自己活埋在層層習慣和無聊事物的下麵,隻有用極大的努力才能讓我們掙脫出來。有多少人是在習慣和惰性的枷鎖下沉悶地、乏味地、毫無生氣地過一天算一天呢?
你很可能發現自己所擔心的事情,比起這些來實在是很微不足道,很不重要。生活賦予我們的事情,大概有90%都是對的,隻有10%是錯的。如果我們要快樂,我們所應該做的就是:集中精神在那90%對的事情上,而不要理會那10%的錯誤。如果我們想要擔憂,想要難過,想要得胃潰瘍,我們隻要集中精神去想那10%的錯事,不管那90%的好事。
再者,要學會賞識自己,重視自己的價值。在上帝的眼中,我們每個人永遠都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我們衣著不論是肮髒還是潔淨、齊整或不齊整,我們依然是無價之寶。
卡耐基認為,要想獲得進步,突出自我,就要集中精力發揮自己的優點,展現自己最優秀的一麵,拋開自己的缺點。當然,我們一定要糾正巋己的錯誤,並迅速忘掉它們。
邁克在1938年的時候,年方21歲,已經可以進入軍中服役。他在一次戰役中受了嚴重的眼傷,雙眼從此失明了。雖然他承受了這麼大傷害和痛楚,個性卻依然十分開朗。他常常與其他病人開玩笑,並把自己配給到的香煙和糖果分贈給親朋好友。
醫師們都盡心盡力想恢複邁克的視力。一日,主治大夫親自走進邁克的房間向他說:“邁克,你知道我一向都喜歡對病人實話實說。我必須誠實地現在告訴你,你的視力無法恢複了。”
時間似乎停止下來,房間裏呈現出可怕的靜默。
“大夫,我知道。”邁克打破沉寂,平靜地回答道,“其實,我一直都知道會有這個結果,但是仍然感謝你們為我費了這麼多的努力。”
後來,邁克利用自己祖父傳下來的技巧,開了一家盲人按摩院。依然像以前那樣開朗。
邁克從沒有因為自己的失明,而討厭自己。他依然認為自己就是自己,依然像從前那樣喜歡自己。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有無數次的逆境與挫折,當我們遇到挫折時,我們覺得自己似乎很渺小、毫無價值。但是無論發生什麼,我們生命的價值仍然沒有改變,讓我們揚起自信的風帆,學會賞識我們自己,相信自己,為了我們的追求去不懈地努力。
讓友誼伴隨你的一生
要想贏得別人的友情,就必須甩掉包袱,不要擔心別人是否會喜歡我們,而且要盡量發掘我們身上潛藏的基本素質,激發別人來賞識我們。
——戴爾 卡耐基
多少笑聲都是友誼喚起的,多少眼淚都是友誼揩幹的。友誼的港灣溫情脈脈,友誼的清風灌滿征帆。友誼是一種無法言喻的美好感覺,是無形中伴你走過風雨,永遠支持你的巨大力量。
當你開心時,朋友與你分享。當你悲傷無助時,朋友會給你一雙援助的手。友情無處不在,它伴隨你左右,縈繞在你的身邊,和你共度一生。
成立了家庭,並沒有給卡耐基帶來好運。相反,為了逃避洛莉塔的粗暴和嘲諷,卡耐基不願意再在這個家中度日如年,他決定外出旅行。
他選擇了匈牙利的霍爾托貝磯湖泊。這個地方有點兒像野外動物園,令人神往和著迷。
與他同行的一位朋友想和他一道去打野鵝,他非常高興地答應了。霍爾托貝磯湖邊野鵝很多,而且很肥。他向當地的居民學會了許多捕野鵝的方法,居然收效很大,他捕到了很多隻又肥又大的野鵝。這次旅遊帶給了卡耐基許多快樂,他這時又在計劃著寫一篇有關的文章。
但一回到巴黎,又陷入了家庭生活不和諧的困境中,最令他氣憤和難受的是,洛莉塔在花銷方麵根本沒有計劃,胡亂花錢,但卡耐基並沒有計較這些,他默默地忍受著。
在這種壞心情下,朋友的到來可能是卡耐基最高興的事了。老朋友赫蒙 克洛依的拜訪使卡耐基激動不已。
卡耐基在一家餐廳裏招待了克洛依,兩人許久沒有會麵,有許多的經驗和方法需要進行交流,卡耐基並沒有向他的朋友傾吐心中的煩悶,反而顯得非常高興的樣子來慶祝他朋友在事業上的成功。
與朋友的異地相逢,使卡耐基暫時擺脫了家庭生活的鬱悶。他們一起開始了在法國的旅行,並無所顧忌地交流著各自的情況。麵對眼前這位老朋友,卡耐基始終沒有說出內心的痛苦。
友誼是卡耐基一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卡耐基傷心失望時,他們給他以支持;當卡耐基取得成就時,他們一起和他分享。
卡耐基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有義務去必須喜歡別人,無論是在生意上還是在社會交往中,假如我們不能拿出別人想要的東西,我們就沒有任何理由讓別人來主動討好我們。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是人類友誼的典範。從1842年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會晤起,40年裏,他們在領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偉大鬥爭中,團結作戰,患難與共,建立了真摯的友誼。由於革命鬥爭需要,他們曾身處兩地近20年,但他們之間的關係不僅沒有因此而疏遠,反而聯係越來越密切。他們幾乎每天都要通信,交談各種政治事件和科學理論問題,共同指導著各國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馬克思不僅十分欽佩恩格斯的淵博學識和高尚人格,而且對恩格斯的身體也很關心。有一個時期,恩格斯生病,馬克思時時掛在心上,他在給恩格斯的信中說:“我關切你的身體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樣,也許還要厲害些。”
恩格斯為了“保存最優秀的思想家”,在經濟上資助貧困的馬克思,使其能專心致力於革命理論的研究,他違背自己本來的意願,到父親經營的公司中去從事那“鬼商業”的工作。當《資本論》第一卷付印的時候,馬克思給恩格斯寫信說:“其所以能夠如此,我隻有感謝你!沒有你為我的犧牲,我是決不可能完成三卷書的巨大工作的。我滿懷感激的心情擁抱你。”恩格斯盡管做出了巨大犧牲,但他始終認為,能夠同馬克思並肩戰鬥40年,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馬克思與恩格斯之間的這種崇高的革命友誼,正如列寧所讚揚的,它“超過了古人關於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
有一位偉人這樣說過:“得不到友情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隻是一片繁華的沙漠。”朋友就是友誼的代言人。他們用自己那寬大的心去容納與接受別人。他們不曾嫌棄任何人與放棄任何人。
有兩個朋友患難與共,形同親兄弟。上帝不相信人間還有真正的友誼,於是就設計考驗他們。有一天,這兩位朋友在大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麵臨死亡。這時,上帝出現了:“我的孩子,前麵一棵樹上有兩個蘋果,吃下大的那個,就能抗拒死亡,走出沙漠,小的那個,隻能令你苟延殘喘,最終還會極痛苦的死去。”兩個朋友向前走了一段路,果然發現了一棵樹,也發現了樹上的兩個蘋果。可是,他們誰也不會碰那個會給一個人帶來生命之光的果子。
夜深了,兩個好朋友深情的凝望著對方,他們都相信,這是他們的最後一晚。當太陽從沙漠的一端再次升起的時候,其中一個朋友醒了過來,他發現,另一位朋友不在了,而樹上隻剩下一個幹幹巴巴的小蘋果。他失望了,不是因為死亡,而是因為朋友的背叛。他悲憤地吃下這個蘋果,繼續向前方走去。大約走了半個多小時,他看見了倒在地下的朋友,朋友已經停止呼吸了,可是他的手上緊緊握著一個更小的蘋果。
這就是友誼,可以感動天地的情誼,為了能夠挽救朋友的生命自己甘願犧牲自我,麵對救生的蘋果,依然選擇了舍大取小用生命詮釋了友誼,讓朋友感受到了友誼的溫暖與關懷。
有一對朋友,一起去爬山。剛好下雨路滑,有一個人不小心摔了一跤。剛好身邊是萬丈深淵。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他的朋友立即撲上去拉著他的手。就這樣,他們在“鬼門關”前持續了兩小時左右。在這段時間裏,那個身陷險境的人,幾次叫他的朋友放手,免得一起摔下去,雙雙送命。但他的朋友卻說:“再多堅持一會兒,就有人來救我們的。”終於,碰巧三個山工看到,把他們救了起來。但那朋友的手已經變得畸形了。但他還是笑對他的朋友說:“我早說過會有人救我們的。”這時,那人早已熱淚盈眶,抱著他的朋友哭起來。
友誼是一種品格;一種哲思;一種啟迪。友誼是風雨後的那道彩虹;是精神的靈魂;是冬日最溫暖的港灣。人生走過的每一小段,除了父母之外,朋友便是我們一生的常伴,他伴隨著我們走向生命的盡頭。人生在世,美麗的青春年華會像流水一樣一去不複返,唯有朋友間的真摯友誼不會枯萎,可以地久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