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冤枉(1 / 2)

夜風凜冽,吹得各人衣角“獵獵”作響。

過其祖向眾家丁揮手道:“沒事了,都散了,都散了。”便與水香姑轉身往回走。

侯孝看著眾人散去,方走到計容麵前,問道:“計道長,這冤枉村是?”

方才雲深說“冤枉村”時他也一時恍惚了,然後才恍然不是他知道的那個村。

他知道解州有個原王村,卻沒聽過有個什麼冤枉村。

沙武在旁嗤笑道:“冤枉村,怎麼會有這麼晦氣名字的村子。”

計容深深看沙武一眼,麵色凝重,卻隻是歎了一口氣。

侯孝沉吟一會,說道:“我看那人倒像跟你們正一派有仇似的。”

計容點點頭,道:“細算起來,是有深仇大恨。”

“哦?”沙武好奇道,“有什麼深仇大恨?”

計容看著他們,似是下定決心般說道:“我也是聽我師父說的。”他停頓了一下,接道,“這冤枉村就是現在的原王村。”

侯孝點頭,果然是原王村,

“不知兩位知不知道解州鹽池?”計容卻突然問出另一個問題。

侯孝一愣,說道:“解州自古為中原主要的產鹽之地,便是因為那些鹽池。”

“對。”計容點頭,“曆代朝廷都將鹽的專賣權握在手上,宋時,這解州鹽池的鹽稅便抵得上天下賦稅的一半。”

“我說,”沙武突然打斷道:“我們是問你們的仇恨,你卻說到鹽池去幹嘛?”

計容無奈地看著沙武,苦笑了一下,道:“事情便是因這鹽池而起的。”

事情發生在宋徽宗崇寧年間,當時,解州鹽池突然幹涸,八年沒有產過一粒鹽,崇信道教的宋徽宗在“聰明神仙”林靈素的提議下傳詔龍虎山張天師去解決此事。

當時的龍虎山正一派還為天師道,掌門人天師便是第三十代傳人張繼先,而張繼先奉詔前往鹽池時,年方十五,已是俗態全無,道行非常。

張繼先去到鹽池,隻見這鹽池方圓百二十裏,周圍濃霧彌漫,池內竟有一條蛟龍盤繞在中間的淡水泉眼外,他一看便知這蛟龍是蚩尤怨氣所化。

上古傳說中,黃帝與蚩尤在涿鹿大戰,蚩尤戰敗後,屍骨便化作鹽池,所以鹽池裏紫紅色的鹵水也被稱作“蚩尤血”。

張繼先知自己年小恐法力不夠,便作法請來老家在解州的漢將武聖關羽,讓他相助除了蚩尤。雙方交戰的情景為常人無法想象,《宋史》與後來的文人記載,道派重要道藏之一的《正統道藏》都沒有詳細記載交戰過程,隻知當時風雲四起,雷電交加,最後關羽將蛟龍斬殺於鹽池上。

宋徽宗大喜,封關羽為“崇寧真君”,而龍虎山也從本來屈居茅山之後,與閣皂山同居“三山符籙”之列,至此成為天下道派第一大宗。

計容述說到這裏,停了下來,重重歎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