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追思母親(2 / 2)

母親帶著我們到她的老姐妹曾媽媽家做客,席間曾媽媽的兒子當著我的麵說什麼,“大陸人要台灣老人,是看中台灣老人的錢。”真是一點不給麵子,我簡直無話可說,也不想告訴他我下海經商已稍有建樹。但大陸確是窮了點,讓人家瞧不起。那時台灣經濟起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而我們的改革開放剛起步。

可是我知道台灣人活的並不舒坦,中華民國在國際上已經黯淡無光連小三子都不是。我在台灣時正巧碰到中國和韓國建交,韓國竟把中華民國大使館房產轉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藝人白冰冰和同道們在電視節目上感歎世涼,差點落淚。那時李****當局又能怎樣。台灣人去外國旅遊的比較多,但如果他們想轉往第三國時,當地國就不給辦簽證,隻好央求中國駐外使館幫助辦理。我看到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在台灣島內到處都是,卻毫無莊嚴可言,難道這也能讓人振奮精神?回過頭來我要叫一聲曾兄弟,等著吧,不久就讓你看一下大陸人的風流。

我母親的一生可以說是個悲劇人物,不過結局是完美的。母親失去丈夫時,兒子僅四歲,為了生存她要與命運掙紮,要拚搏,自強自立。於是母親做起單幫生意。因為是由許多女人結伴同行,各做各的生意,故被稱作女單幫。可以說每個女單幫都是一部辛酸史。在舊社會一個女人家能有什麼作為呢?母親是天南地北的闖蕩,但到頭來還不是流著淚偷偷把我送進孤兒院。抗戰勝利後北方有戰事,她們就往南跑,廣州、香港、台灣,最終被封鎖在台灣。命運之神真會捉弄人。母親一個平頭百姓,被卷進了政治漩渦。當朝鮮戰爭,中美直接交惡後,解放台灣已是空話,反攻大陸也是無稽之談。隨著時間推移,母親已知什麼希望都沒了。四十四歲時她做出抉擇與一個比她大十六歲的林姓教友結婚。他是個即將退休的輪機師父,在上海有妻室子女,如今是她們另組家庭互相抱團取暖,母親的生活總算有了安定。

母親本是個佛教信徒,也許是佛祖沒能改變她的命運,所以她改換了門庭,信奉了耶穌基督。她把自己程七妹的名字改成程淑倩,認為隻有主耶穌才能拯救世人,她苦讀《聖經》,並廣為宣傳,是個鐵杆教徒。母親也是個做善事的誌願者,經常到大醫院為病人做義工。她把愛給了所需要的人,但母親也愛自己兒子,更沒有忘記家鄉故土,母親說要葉落歸根……

告別台灣的時候,母親已經八十一歲了。當我們回到上海時已經是中秋時節,我們祖孫十二口一大家子盡享天倫之樂。平時母親生活的很愉快,除了家庭溫暖、兒孫孝道,鄉村領導也關懷備至。直到八十六歲壽終正寢,母親帶著絲絲笑容離開了人世。但願母親真的上了天堂,祝福母親,追思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