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送自己一份珍貴的禮物(1 / 3)

如果一個人有很強的虛榮心,負債累累還要用借來的錢買禮物送給他人,以博得他人的認同或好感,這種行為與偷盜的性質就別無他樣。

送禮送的是心意,這份心意裏包括純良的初衷、真摯的祝福和美好的寓意。

也送自己一份珍貴的聖誕禮物吧!拍拍身上的灰塵,振作疲憊的精神,信心滿懷地去直麵人生。

聖誕節已被越來越多不同膚色、不同國度的人所接受。地球上有一百四十多個國家都在慶祝聖誕節,一些非基督教國家也包括在內。毫不誇張地說,它已成為了一個超越國界、普天同慶的世界性節日。在美國,聖誕節慶祝日期從12月24日到翌年的1月6日,在這些日子裏,節日氣氛濃鬱,歡天喜地,大家其樂融融,互贈禮品。

如果到聖誕節當天你才為準備什麼禮物而冥思苦想,那表明你對這個節日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為了紀念耶穌的誕生,同時也預示著過去一年的結束和未來一年的開啟。在慶祝節日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誠心誠意,或許還會得到神的眷顧,上帝會帶給我們很多的朋友和好運,如果我們心不在焉,那上帝就會對你不加青睞以作懲戒。同時,它也是決定了你在這一年是否會有精彩開頭的節日,它的影響力之大,讓我們無法想象。

我們不斷提到互贈禮品,這裏我要提醒大家,選擇禮物時,一定要考慮自己的經濟實力,量力而為,不能因追求排場或為了表現而超越自己的支付能力,為今天透支明天。不能因為提前消費享樂而讓自己身陷債務的迷團。這並不意味著不能正常地借貸,而是不應該在缺乏支付能力、又沒必要的情況下透支信用卡。如此不但會讓自己壓力大增,而且根據《聖經》上的教誨,這樣的欠債還會受到譴責,因為花別人的錢是萬惡的。

如果在聖誕節前你已負債累累,那你無疑喪失了互贈禮物的權利。就如同一所教堂,外債累累又沒有能力償還,在這種情況下就喪失了施舍窮人的權利。如果一個負債累累的人強烈的虛榮心作祟,用借來的錢買禮物送給他人,這種行為實際上與偷盜的性質別無二樣。如果一家瀕臨破產的公司在聖誕節時贈送禮物,也會被認為是違法行為,並要被追究責任。

因負債而被剝奪送禮的權利是可悲的,我們怎樣能在聖誕節花最少的錢,送出最貼心的禮物呢?真正撇開錢財的多少,送出自己的真心和誠意。

有個事例可以很好地證明這一點。在社會貧富差距懸殊的年代,有一戶人家,經過一年辛苦勞作後(男人拚命賺錢,女人小心翼翼持家),到年終聖誕節來臨之際,手裏僅僅還剩下7美元。家人聚在一起,商量著如何利用這些錢過節,如何準備聖誕禮物。如果你沒有因為手頭拮據而惆悵過,沒有為所麵臨的花銷而苦惱過,那你真的沒有經曆過生活的困境。他們要考慮如何更好地利用這7美元過節,如何讓這7美元利益最大化,這7美元可以買些什麼禮物用來送禮,實惠的同時還能為自己充足門麵?這真是個棘手的問題。最後,他們沒有忽視任何人,決定根據家庭成員各自不同的需求,並沒有平均分配。三個孩子分別拿到了50美分、60美分和1美元,然後給祖母一些,給叔叔一些,還留了一部分給熱心腸的鄰居。當分到隻剩1美分的時候,全家人又犯難了:怎麼處理這不多不少的一美分呢?經過商議,家裏人最終將這一美分寄給一個身處遠方的朋友,並告訴他,這是自己僅有的錢。

雖然現在看來,這件事很有戲劇性,但當時的1美分真的包含了這一家人濃濃地掛念之情。收到錢的朋友也感受到了這份來自遠方的惦念和牽掛,高興和感動之餘,他用錢進行了投資,將賺來的錢拿來繼續投資。隨著年齡的老去,這位朋友已經有了很多的財富,而那1美分也因利潤的翻滾而數目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