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虛空生一元,萬物自此初始現
元始彙聚大道法,太極之形宇宙間
盤古開劫成天地,老君受命大羅仙
神佛西遊有起源,須看西遊之前傳
宇宙萬物生成之前,整個世界一片虛空,無始無終,無前無後,無上無下,無明無暗,無長無短,無大無小,也無熱無冷,是其自身後來所生之物不能描述的形態。
就在那無盡的過去之一刻,不知具體何時,也不知具體何處,後人概算約距今十萬八千劫之時,無盡黑暗的虛空之中,陡然生出一元,此元初始時無尺寸大小,無方向空間,但變化卻極為迅速,在初生的一瞬間便立刻向四麵八方演化,其速度之快,其變化之巨大,無法描述,隻從表象現出瞬間從無到有,噴薄而出,同時伴隨無數光華生出,繼而向八方擴散,並呈現極快、極亮、極熱之形態,此謂之為:一元初始。在此一元初始的過程中,未來生成天地萬物的物質便已全部具備其中,隻是形態初始,若成萬物之形,還要經曆許久的逐步演化。
一元已初始,隨即“道”亦生成,“道”,就生於這無盡之虛空之中誕生的一元產生的一刹那之間,萬物初生則道即生,萬物泯滅則道即無。什麼是“道”?道既是天地萬物所因循的法則,因此其後從一元中所生所化之萬物皆以“道”來,皆遵從“道”之法則。
在此之後由初始一元而進一步衍生,迅即遵循道之法則生出無數萬物之初相,繼而又產生出空間之大小,上下前後之方向,同時也有了時間的初始,從此,世上便有實有空,有始有終。
伴隨初始的世界誕生的是元始之神,其真身為宇宙的化身,元神彙聚的是宇宙的大道,其擁有的是運轉整個世界的力量和法術,後人稱其本尊以及化身為元始天尊。
在一元初始瞬間從無到有之後,世界又經曆了許久的黑暗與混亂,又不知過去多少劫數,一元生出的初始之物開始演化出無數虛實之物,那無數虛實之物繼而又分離彙聚,終於再次放出耀眼的光芒,宇宙脫離了徹底的黑暗,光明重現。又經曆了無數劫,萬物在元始之體內彙聚成為無數太極之相,太極之相外為一圓,內為二元環繞之形,太極之內,容有萬物,展現萬千變化,無以計數。太極的化身名為太上大道君,太上大道君傳承元始大道,以太極之形循跡於宇宙之中,曆經萬劫演變,有千萬萬化身。
太極之外形不變,而其內是有無窮盡的不斷地演化變遷的萬象,萬象之初皆是混沌一團,雖有尺寸大小實形,但無法區分內部之詳細形狀。無數的混沌相乃是一團團混沌之氣相,其中有一相尤為特別,此相之中,表麵看雖然也是是混沌一片,但冥冥之中卻孕育一個神靈。那神靈與眾物不同,乃是靈動之物,而非固化之體,即有元神也有骨肉、精血,隻是那神靈剛剛孕育於混沌,尚是雛形,且在無意識的沉睡之中。這神靈乃是元始天尊本體之中遇有混沌靈氣,以先天之氣化成。
此神靈逐步生長,幻化成型,有首有尾,有四肢,有軀幹,骨肉精血完備。此混沌相為一內外圓渾相,由濁氣和清氣包裹,外為清氣,內為濁氣,此神靈於此混沌相之中心,因循大道靈氣,靜靜沉睡,生長,在太極中前行,又曆經了無數劫。
約三萬五千劫以前,混沌中的神靈生長完全,形神皆成,有了意識,繼而蘇醒。剛剛蘇醒的神靈睜眼觀望,隻見四周唯有一片混沌環繞,全為氣霧包裹,迷茫空虛,靜寂無聲,倍感無比孤獨枯燥孤寂。
這神靈與固化之物天生不同,天性有著對生機的向往,那孤寂的世界無光,無物,無聲,終不是其精神與肉體的歸宿,在許久許久孤獨的思考後終下定決心,決定將自己的元神和身軀幻化天地萬物,以現生機。
這神靈是如何變化的呢?隻見其由蜷縮而站立,躬身而起,那周身清濁之氣立即分散開來。清氣隨即上升,化作為天;而那濁氣則下沉,化作為地。天地遂逐步分開,神靈沒有停息,手托青天,腳踏大地,不斷生長,天地也在他的托舉下逐漸遠離,終有一日,神靈鼓足了全身所有之氣力,再也不能伸展,氣力耗盡,轟然倒下,遂定下天地四百五十萬萬丈距離。其元神、氣息和軀幹分別化作世間仙神、諸物。後人稱謂此神靈為:盤古,而此開天辟地之舉是為“開劫”,從此,此界的天地劫數紀元即開,開始了一個演化無數生機萬物的世界。
而後那生成的天地元神精靈之氣又分別凝結幻化:天之元神精氣化為伏羲;地之元神精氣化作女媧,都是蛇形之身,因為是從混沌融合的一體天地而來,故原本為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