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的春天,映山紅開得特別妖豔,一團團,一簇簇,紅紅火火,把原本蔥翠的青山熏染成紅色的花海。
初春,全市新農村建設現場流動會定在陂龍鄉召開。
林若楠與市長、副市長、各縣縣委書記同坐一輛大巴,陪同瀏覽陂龍鄉所有新農村建設點,大巴穿越花海奪目的群山,緩緩行駛在平坦的水泥路麵上,映入眼前的是規劃有序,整齊排列的一棟棟漂亮小洋房,小洋房全部三層半高,外牆漆為乳黃色,灰色琉璃瓦頂,洋房與洋房之間,用兩尺來高的柵欄分開,柵欄全部為土黃色,柵欄圍繞的院子裏種植了一些月季、桂花、青竹、棕櫚等花草樹木,進村口的左側有一個幾百平方米寬的池塘,池塘裏的水很清澈,宛如一麵明鏡,倒映著藍天和白雲。四周綠柳環繞,地麵草色青青,零星盛開著紅、白相間的野花。右側則是一個休閑廣場,麵積約一千平方米,休閑廣場主要是由一個大籃球場、一棟羽毛球館及兩座涼亭圍建而成。平坦的水泥路縱橫交錯,把村莊勾勒得井然有序。一個時尚、現代、幹淨的新農村展現在大家的麵前。
市、縣領導下了車,林若楠拿著擴音器手指著眼前的這座村莊,對跟隨在身後參觀的全市各級領導介紹道:“熱烈歡迎各位市、縣領導到陂龍鄉藍坑村指導工作,藍坑村現有人口960人,180戶人家,藍坑村是去年開春,我們上報到縣農工部,列為新農村建設點的,一年時間裏,藍坑村拆除了三十幾棟破舊房子,移遷了50多棟低矮牛棚和豬棚,新建了56棟新樓房,翻新粉刷了120多棟陳舊樓房,該村新修了一條四米多寬環村水泥路、七條縱橫交錯三米寬的村道,新建了120座沼氣池、140個水衝式新廁所……”
藍坑村的村民看到林若楠領著幾十位著裝莊重、整齊,操著普通話的客人穿行於村落之間,紛紛駐步停下,或探出頭來與林若楠熱情打招呼,林若楠一邊微笑向藍坑村村民揮手示意,一邊繼續介紹。
市、縣各級前來參觀的領導看到眼前幹淨、漂亮的村莊,目光裏滿是讚歎,臉上綻放著燦爛的微笑。
市、縣各級領導參觀完了陂龍鄉所有新農村建設點後,在鄉政府大院門口與林若楠一一握手告別,等所有領導都上了車後,縣委書記趙季陽才最後握了林若楠的手,讚許說道:“林書記,幹得不錯啊,辛苦了。”
“哪裏,應該做的,謝謝趙書記的誇獎。”林若楠微笑道。
“林書記,過一段時間,你又得忙了,海州有一位老板點名要到你們江口村建一個高標準酒廠。”
“哦,海州的老板,叫什麼名字?”林若楠驚詫的問道。
“到時你會知道。”趙季陽沒有再言語,隻是意味深長地笑了一下,就轉身上了車。
中巴開走後,林若楠還呆在原處咀嚼縣委書記的話,海州有一位老板要到江口村建酒廠。海州,這個令人心碎的地方,海州,這個令人刺痛的字眼,聽到這兩字,林若楠就會想起趙飛揚擁摟著秦瑤上車情景,心裏不由得湧起一股酸酸澀澀的滋味。
林若楠那次從海州回來後,把前夫給她的8萬元,連同自己存的幾萬元錢,再向羅瑛借了4萬,湊足20萬,到外省出差時,以匿名形式一並寄還給了趙飛揚。林若楠這樣做,隻為了讓自己心安,又不想讓他知道。做完了這件事後,林若楠感覺放下了一個包袱,隨後,她又開始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這段時間,盡管有一些朋友和同事,會好心地給她介紹對象,但林若楠卻總是微笑的回絕,林若楠情願這樣一個人孤老寂死,也不願再守著沒有愛情的婚姻,重複乏味的“過去式”。
閑時,林若楠也偶與羅瑛小聚,並得知羅瑛的丈夫程勇平當上黨委書記後,與羅瑛的關係開始變暖,最後一次與羅瑛相聚時,羅瑛告訴她,她懷孕了,心情平靜,羅瑛說曆經了一些事後,心態已慢慢發生改變,再也找不到年輕時的激情和衝動,現在的她已開始安心於平平淡淡地活著。
星期一上午,林若楠剛把女兒送到小學門口,就接到縣委書記的電話,叫她到縣委賓館二樓會客室。
縣委賓館離甘寧小學不遠,林若楠步行到了縣委賓館的二樓會客室。推開會客室的大門時,林若楠驚呆了,她一眼望見趙飛揚正與縣委書記坐在一起歡笑暢聊,舉手投足,依然是那麼瀟灑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