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鬆正在為抓參仙犯愁的時候,徐槐終於來到京師,他在路上搶了幾家女子,暗自調教一番,卻是用秘法洗去了那些女孩的記憶。
到了京城後,徐槐先不急拜訪那些達官貴人,而是留戀於花街柳巷,大撒金錢,博了一個風流道人的名號。
徐槐揮金如土中間談論道法道術,往往表演一番,被那些娼jì當成神仙一般看待。
這事沒多久便傳到蔡京之子蔡攸的耳中,這蔡攸喜歡奉承徽宗皇帝,知道皇帝喜歡道家長生不老之言,常常在帝側論道家神變之事。徽宗皇帝又喜歡之戲,隻是國師出征前吩咐,忍了一個多月,蔡攸知道皇帝的心思,又時常蠱惑皇帝到市井狎jì以邀寵。
蔡攸聽聞了徐槐的風流道人名號,便使人延請到府中,相見之下,隻見徐槐童顏鶴發,足足六十之人,尚談風月。
蔡攸心中暗自詫異:“這老兒六十之人,還能如此龍猛,果然有些道術。”便向徐槐口稱先生,請教房中術和長生之術。徐槐也不忌諱,該的都了,不該的也了。
蔡攸聽後大喜,在皇帝麵前吹噓,多有之言,這沒有慧根的人,即便聽了神仙之法,也不會去修煉,反而是去賣弄。蔡攸和徽宗趙佶都是其中之一,隻顧得高談闊論,先過一把嘴癮。
兩下相談之下,極為歡喜,蔡攸又談起房中術,皇帝被他勾起心思,宮裏的嬪妃太死板,不會配合,徽宗按耐不住,又出了宮來,與蔡攸一起狎jì。
君不君臣不臣,朝堂上下,都是烏煙瘴氣。
蔡攸此舉深得皇帝歡喜,多有賞賜,徐虎林的風流道人的名號,也在文武百官中傳揚開來。
徐槐頓時不安分了,四處拜訪官員,大肆送禮,金銀與美人開道,果然無人能擋,都被那些貪官收下了。
而在此時,徽宗皇帝也在市井勾欄間聽聞風流道人的名號,與蔡攸相問,這才知道是他府上的道人,連忙請去相見。
徐槐見到徽宗,端的是不卑不亢,榮辱不驚,先不談青雲山之事,隻拿那些道家的神仙之開言,得花亂墜。
徐槐又在皇帝麵前表演道術,他的道術本來不弱,又刻意做出些花樣,自然是賞心悅目。
徽宗心花怒放,當即厚加賞賜,又給他封了官,是個三品的術士,從此每次狎要帶著他。
一宗做夢,夢中太上老君對他道:“汝以宿命,當興我教。”這卻是徐槐做法,假托老子之言。徽宗便請徐槐解夢,徐槐道:“陛下原本是上客,神霄帝君下凡,玉帝的長子,神霄玉清王,號稱長生大帝君。”
徽宗更喜,武鬆名為國師,隻在徽宗登基前助他登基稱帝,並沒有拍過他多少馬屁,而徐槐卻是馬屁不斷,神功震,自然更得皇帝歡喜。徽宗便命他統領下道門,廣修神霄玉清萬壽宮,徐槐連忙推辭門中多有神仙,微臣哪裏敢統領道門?”堅辭不受。
徽宗佩服他的清高,又加封了他的官職,一月三遷其職,拜正二品的術士,僅在武鬆這個機閣主之下,與王老誌楊戩官位齊平。徐槐這才拿出一顆龍虎丹,獻給皇帝。
徽宗皇帝服下龍虎丹,隻覺神清氣爽,龍馬似乎憑空年輕了十幾歲,而且力氣大的嚇人,又按照徐槐指點,修煉一下,果然找到了氣感,能夠感覺到丹田內懶洋洋暖洋洋的真氣。
徽宗欣喜萬分他煉了千遍,也沒有找到什麼氣感,如今服用一顆丹藥就有了奇跡,因此更加器重徐槐。
徐槐此時又獻出第二顆龍虎丹仙丹不是微臣的,乃是另一有道之士獻給陛下的禮物,祝陛下長生永久。”
徽宗問其那道人名姓,徐槐隻是不談,徽宗更加好奇,追問之下,徐槐這才出陳希真陳道子的名號。
徽宗聽了這個名字覺得耳熟,細想之下,才醒起原來是作亂山東的反賊,心中頗怒,又憐惜這龍虎丹的功效。
隻聽徐槐解釋道:“陳道子與武國師有舊怨,並非要反陛下,乃是要反國師,這是私仇。陳道子是龍虎山張師的徒弟,豈能造陛下的反?道子對陛下的忠心,全在這仙丹之上。”
徽宗聽了,這才恍然大悟,服下第二顆龍虎丹,頓時耳清目明,身體矯健如同處子,徐槐又傳給他一些道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