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回 薪火傳承七百年(1 / 3)

且張叔夜攻下青雲山猿臂寨,命大軍搜山,捕捉青雲山餘黨,兩三rì之間將青雲山搜了一遍。

這裏麵隻有一個漏網之魚,便是莊韓墨,他是陸行仙,金丹期的高人,又是家的*要讓別人找不到他,還不是輕而易舉?就算滅掉張叔夜的大軍,在他看來也不過是吹灰之力。

隻可惜家的道法不能肆意殺人,殺人太多便會折壽。

三國時期諸葛孔明便是因為殺人太多,折損了壽命,不得已用禳星之術續命,這才為公輸家所趁,否則以他的本領,也不會死的那麼早。

莊韓墨在山中慢慢修養,看守一百零八魔王的石碣,張叔夜在青雲山大興土木,建造營寨,他也不予理會。武鬆攻下青州萊州,揮軍攻打陳希真的最後陣地登州,他也不搭理。

這韓墨突然起身,對童子道:“我有道友駕鶴西去,不得不前往相送。你扛著這石碣,跟著我罷。”那童子扛著石碣,莊韓墨撐起黃雨傘,兩人騰雲駕霧而起,一路來到洛陽城,落在伊川縣城西的一家草廬前。

那草廬前早有兩人等候,見了莊韓墨,伏地痛哭叔,老師等您很久了。”

莊韓墨連忙走進草廬,隻見病榻上躺著一人,形容枯槁,正是儒家大聖賢師程頤,隻剩下一口氣吊命。旁邊還有兩個弟子侍候。

程頤、程顥與莊韓墨數年前埋伏兵家掌教周侗,哪知三人死傷慘重,程顥當場被腰斬,莊韓墨被毀了麵貌,而程頤也受了重創,被周侗一刀碎了丹田,從此淪為廢人,躲在洛陽養病。

時至今頤終於年已盡,到了駕鶴西去的rì子。

程頤見莊韓墨來了漸紅潤,突然大好,從床上起來,喚來四名弟子,命四人跪在地上兄,你看這四人如何?可能發揚聖人的學問?”

莊韓墨知道他有托孤之意,抬眼向那四人看去,隻見這四人分別是謝良佐、遊酢、楊時、呂大臨,都是程頤的得意弟子。

那楊時原本師從程顥,程顥死後,他得知程頤遭受重創,來到伊川養傷,便與遊酢千裏迢迢趕來,正逢程老端坐養神,門外大雪連綿,於是兩人在門外站了一一夜。

程頤本是想考驗他的耐已知他在門外等候,睡醒了才詫異道:位還沒走?”感念他們心意誠懇,這才將一身的道學傾囊相授。

這就是程門立雪的典故,楊時、遊酢也因此成為程門四大弟子。

莊韓墨看著四人的麵相,推演良久四人將來的成就,皆不及你,但相去不遠。”

程頤歡喜道:“相去不遠,那便足夠了。當年周老師創立儒家理學,從論語中看出理,從易經中看出義,當世之人,無一能夠理解他的大義,隻有我兄弟二人知道這實在是儒家的於是理學以一傳二,得以傳承下來。

到了我與兄長這一代,理學還是沒能發揚光大,但能找到四個懂得的人,比周老師那一代有多了一倍。將來薪火傳承,懂得理學之人,勢必越來越多,如再出現一位聖人,理學勢必會遍地開花!道兄,你推算一下,我儒家何時會再出一個聖人?”

莊韓墨推演良久,這才演算完畢過二十三年,必有一位聖人出世……”

莊韓墨話未完,突然看到謝良佐、遊酢、楊時、呂大臨跪在地上,呆呆的不出話來,抬頭看去,隻見程頤麵帶微笑,趺坐在榻上,原來已經氣絕多時了。

莊韓墨心中大慟,伏地大哭,淚如雨下兄去得好快活,卻不知我從此無人可以談心了!”楊時等人哀哀痛哭,不能言語。

良久,莊韓墨起身道:“儒家的聖人,在二十三年後出世,經曆坎坷,先學道家,再學佛家,最後才知義理,從此之後儒家昌盛,七百年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