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到了,天氣將開始變得更加的幹燥,燥邪傷人,很容易讓你出現一係列的秋燥症狀。比如口幹、唇幹、大便幹結、皮膚幹裂等。所以預防秋燥現在是刻不容緩,下麵向大家推薦四款簡單實用的緩解秋燥的藥膳。
1、蓮子百合煲:
[配方]蓮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
[做法]蓮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鍾,精瘦肉洗靜,置於涼水鍋中燒開(用水焯一下)撈出。鍋內重新放入清水,將蓮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鍋,加水煲熟(可適當放些精鹽、味精調味)。
[功效]清潤肺燥,止咳消炎。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患者。
2、柚子雞:
[配料]柚子(越冬最佳)一個,公雞一隻,精鹽適量。
[做法]公雞去毛、內髒洗靜,柚子去皮留肉。將柚子放入雞腹內,再放入氣鍋中,上鍋蒸熟,出鍋時加入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補肺益氣,化痰止咳。
3、銀杏雞丁:
[配料]銀杏(白果)100克,無骨嫩雞肉250克,蛋清2個,高湯、白砂糖、紹酒、澱粉、味精、香油、食鹽、油、蔥各適量。
[做法]白果去殼,在油鍋內煸炒至六成熟,撈出剝去薄衣待用。雞肉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放在碗內加入蛋清、食鹽、澱粉攪拌均勻。炒鍋燒熱放油(量要多些),待油燒至六成熟時,將雞丁下鍋用勺劃散,放入白果繼續翻炒,至熟後連油一同倒入漏勺內瀝去油。再在鍋內倒入少量油,將蔥段煸炒,隨即烹入紹酒、高湯、食鹽、味精,把加工過的白果雞丁倒入鍋內翻炒,用濕澱粉勾薄芡,出鍋前淋入香油,攪拌均勻起鍋裝盤即成。
[功效]補氣養血,平喘止帶。本方可作為老年性慢性氣管炎、肺心病、肺氣腫及婦女帶下證患者之膳食。
4、香酥山藥:
[配方]鮮山藥500克,白糖125克,豆粉100克,植物油750克(實耗150克),醋、味精、澱粉、香油各適量。
[做法]山藥洗靜,上鍋蒸熟,取出後去皮,切1寸長段,再一剖兩片,用刀拍扁。鍋燒熱倒入植物油,等油燒至七成熱時,投入山藥,炸至發黃時撈出待用。另燒熱鍋,放入炸好的山藥,加糖和水兩勺,文火燒5、6分鍾後,即轉武火,加醋、味精,澱粉勾芡,淋上香油起鍋裝盤即成。
[功效]健脾胃,補肺腎。對於脾虛食少,肺虛咳嗽、氣喘者更為適合。
有效緩解秋燥的七種食物
中醫一直把梨作為治療“秋燥”的良藥,主要是因為它味甘、性涼,可以起到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作用。每天堅持吃上2個梨,就能有效地減少“秋燥”的症狀。
秋季是養生的最佳季節,中醫上講,食養食療是健康之道。秋季預防秋燥應當多吃以下幾種食物。
1、大棗:寧心安神抗過敏
大棗具有寧心安神、益智健腦、增強食欲、除腥祛味,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壓、骨質疏鬆和貧血,是老年人秋季的補養佳品。
2、菊花:祛燥潤喉防感冒
菊花可疏風平肝,清心除煩,祛燥潤喉,生津明目,解酒毒,對感冒、頭痛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3、紅薯:預防癌症助排毒
紅薯被評價為餐桌上的最佳食物,它具有預防癌症、防止便秘、減肥的功效,常吃紅薯可以延年益壽。
4、核桃:溫肺定喘又補腦
核桃是補腦的最佳食品,亦是補腎固精、溫肺定喘的食療品,對腎虛、尿頻、咳嗽等症有很好療效。老年人常吃核桃,能夠頭腦清晰、耳聰目明。
5、板栗:補脾健胃養元氣
栗子有百果之王的美稱,既可以補脾健胃,又能夠補腎強筋,還具有活血止血作用。在深秋季節,每天吃幾顆栗子,有利於補養元氣,強壯腎精。
6、香蕉:養陰潤燥排毒好
香蕉性寒,根據“熱者寒之”的原理,最適合燥熱人士享用。其軟糯的口感對胃腸道沒有刺激,還能保護胃黏膜;此外,香蕉中含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製物質,可以抑製血壓的升高。
7、秋梨:生津清熱解秋燥
中醫一直把梨作為治療“秋燥”的良藥,主要是因為它味甘、性涼,可以起到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作用。每天堅持吃上2個梨,就能有效地減少“秋燥”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