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4章 小世界(1 / 2)

遺忘是人類的本能。

數日前的翼州節度使遇刺身亡,朝野上下震動,可如今刺客仍然渺無蹤跡,人們已經淡忘,甚至忘記了李文學出任翼州節度使時的那份風光。

出任翼州節度使,李文學完成了仕途的三級跳,已然走到了官場巔峰,人生巔峰。

然而,他明白自己所得到的不僅僅是因為他這些年的努力,還有一隻背後的推手,在不停的推動著他。

這天,翼州節度使府邸收到了一封信,李文學讀完信後將自己關在了書房之中,整整呆了三天。

走出書房,李文學深吸了一口氣,從此深居簡出。

盛唐有十二邊關,除了翼州六關之外,便是青州四關與南州雙關。

青州四關緊鄰西域,正是盛唐最看重的險要之地,與大荒的地廣人稀不同,西域坐擁三十六國,雖遠不如如今的盛唐富強,卻一直以來都是盛唐最強有力的對手。

鎮守此地的正是如今的六王之一傳聞中的刀疤卷毛邵東華。

邵東華的身材極為魁梧,如果將他與赤腳和尚放在一起比較,甚至也粗壯了一圈。

他的頭發泛黃很卷,看起來就像是傳聞中的西域異種,但他卻是地地道道的中原人。

邵東華的特點除了卷毛之外,便是身上的刀疤,這位曾經在大周時期便位高權重的將軍一生征戰數千次,大傷小傷不計其數,密密麻麻的交錯縱橫在他的鋼鐵身軀之上,彰顯著他一生的榮耀與彪悍。

這位邊關之王,便鎮守在青州四關中,隻是隨著盛唐的越發強大,他便越來越清閑,清閑到平日裏除了喂鳥便什麼事兒也沒有。

鳥自然不是普通的鳥兒,邵東華熬鷹,熬數百隻鷹!

與當年孫德勝的鷹隼不同,他喜歡大鷹,有些甚至已經可以稱之為鵬。

今日,萬裏無雲,一隻巨大的鵬鳥展翅而歸,一片陰影倒影在地麵上,隨著它的下墜逐漸放大。

鵬鳥送來了一封信,邵東華看完後那醜陋的容顏上出現了一絲凝重,抬手毀去信件,沉默了許久許久。

西域,黃沙漫天。

在這個世界中,信奉光明的教廷便是西域三十六國的主宰,以宗教形式對每一個國家伸出了那雙看似極為光明的大手。

教廷神殿巍峨的坐落於三十六國的中央,每年接受無數信徒朝拜,人數過萬萬。

這天,沐浴在光輝中的神殿像往常一樣散發著光束,遠遠看去就像是看到了天國一般令人情不自禁的生出敬畏感,跪地膜拜。

一封信由極為隱秘的渠道抵達了傳教士的手中,傳教士走入了光明殿之中,頓時感覺到了全身燥熱。

光明殿中立有十八根光明柱,看起來仿佛透明,卻直頂鏤空的殿宇穹頂。

鏤空的穹頂之上是無數道光線溫和灑下,殿宇之中一片光明聖潔無比,仿佛光明融化了一切世間的汙穢。

傳教士跪在近乎透明散發著光暈的地麵上,將信件雙手奉上。

在他視線的盡頭處是一道帷幕,帷幕似紗非紗,仿佛是無數道光束組成,映射著巨大的身影。

純白色的光明帷幕後,接過信件的巨大身影抬起了頭,輕聲道:“下去吧。”

這聲音落入殿宇之中發出了無數回響,‘下去吧’這三字變得越來越肅穆,越來越威嚴。

傳教士下去後,光束帷幕後的巨大身影坐下,用手撐起了下巴,似乎在思考著信中帶給他的困惑。

西域稱教廷所在為神殿,大荒則稱之為聖殿。

聖殿坐落在大荒深處的荒古山脈之中,看起來沒有什麼光明聖潔的意味,隻是一味樸實的直聳雲端。

盛唐的統治地位基於律法健全,西域教廷的統治地位則基於信仰宗教,大荒則來的更為幹脆一些,聖殿的統治地位隻是基於武力。

在這個生存環境最為惡劣的國度,一切資源會被強大的十二部足輸送到聖殿,用於培養聖殿中的尖端武力。

聖殿所在的山脈連綿不絕,從空中俯視看去就像是一條大龍。

隻是龍首處有一條河,叫做永河,乃是當年書院先生一指斷山所致,就像這條大龍龍首處的傷疤。

永河不僅僅是龍首處的傷疤,也是大荒人心中永遠的傷疤。

作為聖殿之主,黃金家族蒙漢姓氏的這一代族長,蒙漢巴庫便總是願意坐在永河的河邊看著眼前的景色,時不時的輕咳一聲。

今日也是如此,蒙漢巴庫坐在永河河邊的青石上眺望遠景,一名身材魁梧的荒人卻在這時恭敬的送上了一封信。

蒙漢巴庫打開了這封信,看過後沒有說話,仍舊在眺望著風景,而心中卻早已經因為這封信被激起了千層浪,比這永河平靜的河麵不知洶湧澎湃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