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邊關有三座城市,以龍眼城為首互成犄角之勢,是邊關之後青州的第一道防線。
這道防線現如今已經被徹底擊穿,司徒帶領的西域大軍一路雖磕磕絆絆,但卻在這些時日內拿下了龍眼外的兩座城池,算是讓西域大軍在盛唐境內站穩了腳跟。
隻是拿下三座城池之後,司徒卻沒有半分勝利的喜悅,而是有些憂心。
這三座城池自然都要駐防,大軍便要分散開來,分散後的西域大軍單獨力量便弱了數分,而袁越率領的盛唐軍隊實際上在之前的交手中並沒有損失太多,隻是以造成殺傷為目的的盡可能虐殺西域人。
為此他們不惜放棄了龍眼三城,退守進了青冥峽穀。
如果說龍眼三城是青州的大門,那麼青冥峽穀便是青州的咽喉。
自龍眼三城出發,西域大軍如果想要直取青州,最直線的距離便是擊穿青冥峽,如若不然,他們必然要繞路遠行。
繞路這二字看起來似乎沒什麼,但在行軍中卻是大忌,這不僅意味著拉長了後勤運輸線路,更意味著西域大軍的力量更為單薄。
司徒知道自己在戰略中已經被動,袁越以守待攻,已經讓西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龍眼三城很窮,自去年俠軍起義之後,這三座城市便被盛唐大軍長期駐守。
袁越放棄了這三座城池,自然不可能在這三座城池中留些什麼,三座城池都是空城。
西域又因地域的關係,運輸要穿越沙漠,運輸隊伍可謂是千裏迢迢,困難重重。
而正當司徒憂患之時,卻有士卒來到了焦急的掀開了營帳,滿臉恐懼的道:“大將軍,糧草出了問題,盛唐有一萬將士竟然在西域沙漠之中埋伏。”
司徒的臉色一下白了下來,他不知道盛唐哪裏來的一萬將士可以繞到他們的背後,掐斷他們的咽喉,擺在他麵前的路,似乎隻有一條,利用為數不多的存糧,穿破青冥峽穀,進入真正的青州,搶占城池,方能存活!
與此同時,西域以草莽幫掌控的運輸隊伍已經進入了某個不知名的小城。
為首的是張小刀的熟人,曾經在西域與他一起並肩作戰的斯洛,堂堂沙匪不知為何加入了草莽幫。
斯洛為車寧送來了數之不盡的糧食,但那一萬盛唐士卒,卻不是謊報,而是真正存在。
這一萬人自然是邵東華的舊部,被李毅收複後一直伺機而動,與草莽幫大大方方的演了一出戲,將西域大軍逼進了窮途末路之中。
司徒本來還有另外一個選擇,那便是撤回西域。
但是他知道一旦如此做,無論盛京一戰的結果到底是什麼,他都將死去。
所以他選擇拚命,在西域與大荒眾多高手雲集在盛京城下的這一天,他帶領西域大軍衝進了青冥峽,試圖擊穿這裏,擊穿盛唐的咽喉!
青州這天是陰天,下起了連綿不絕的清秀小雨,為西域大軍的進攻增添了幾分悲壯,卻衝不幹淨土壤上凝固的血快。
司徒雖然知道盛唐一方必在青冥峽中早有準備,但他卻從未想過戰爭原來可以這麼打!
西域前期挺進的極為順利,峽穀兩側之上的陷阱與埋伏也被逐漸填平,可到了青冥峽中段時,兩側峽穀之上的戰爭風雲突變。
來自盛唐強者們一路強襲,李毅與黃貞鳳又分別帶著三千將士斷後,製高點不出一個時辰就被盛唐徹底壟斷。
壟斷了峽穀兩側的製高點,早已經準備好的陷阱與暗箭繽紛而至。
在西域大軍已呈潰敗之勢時,盛唐發起了正麵衝擊,超過一千名巨盾手在前,無數投擲手在後,宛如推土一般碾壓了過去!
司徒在大軍的最後段,他隻想早一些逃出青冥峽,而這時天地間傳來轟鳴之聲。
峽穀兩側的上有兩道刀意隔空而來,擊打在了石壁之上,形成了坍塌。
“轟隆,轟隆!”的巨響不絕於耳,巨大的石塊伴隨著被碾成粉末的植物墜落峽穀之中,將峽穀的退路徹底封堵而死。
但這兩道刀意卻並未停止,宛如山洪一般的坍塌不僅掩埋了無數性命,砸出了無數肉漿,也讓西域的眾多高手明白他們走不出去了。
也是在此時,青冥峽峽穀之中響起了嘹亮的邊軍之歌。
巨盾手紛紛將盾牌拋下,身後投擲手讓路,陳青竹在騎兵中高舉長刀,與盛唐將士毫無畏懼的殺入了殘存的西域軍中!
來自盛唐最強大的鐵騎,伴隨著馬兒強有力的蹬踏開始收割性命。
鐵騎之上的盛唐將士要做的事情不多,隻要將刀鋒亮出,握住刀柄,伴隨著馬兒的衝刺,便可以收割一排排的人頭。
小雨模糊了他們眼前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