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因中國“神鷹”抗日特遣隊之赫赫戰功,軍委會合議決定授予番號‘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皖東獨立團’,歸屬第三戰區指揮,享有與國軍其他部隊同等權利。其軍餉、彈藥補給均有第三戰區統一撥發。
此令
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
民國二十七年四月二十日
陳際帆看見劉少校一拿出紙開始念,就知道他要翻唱老戲了。看來這次政府方麵價錢開得更高,似乎是誌在必得。直接拒絕是不可能的,這裏就背靠著安徽省府合肥,那裏駐守著至少兩個軍,要是鬧崩了,對部隊沒什麼好處。
陳際帆把嘉獎令收下後,正準備客套一番,誰知座位上一個中年人站了起來道:“陳長官,不,應該叫陳上校。鄙人肖儒軒,授安徽省黨部、省政府所托,特來貴部協商成立皖中五縣抗日動委會事宜的。貴部蒙軍委會和第三戰區如此看重,也是我皖中各界抗日之希望所在,上峰想請貴部牽頭在全椒成立抗日動員委員會,發動民眾積極配合國軍抗戰,陳上校意下如何?”
軍委會和第三戰區都來拉攏,這點陳際帆倒不意外,連土匪武裝都收編,更何況是已經揚威日久的“神鷹”,反正國共雖然合作了,但是國民政府還是提防著共產黨的,凡是有點影響、上點規模的民間武裝,軍委會都會想法加以收編。反正國軍不要,新四軍正巴不得爭取過去。
隻是陳際帆本身並不想接受國民黨改編的,想想自己好歹也是黨培養多年的解放軍幹部,現在居然穿越回去加入了國民黨,這個彎大得有點轉不過來,往小了說這是個黑色幽默,往大了說有叛黨嫌疑。
但是對方開出的加碼有些誘人,尤其是那十萬大洋。自武漢之行後,“神鷹”的錢就開始像淌水一樣花出去,搞得鄧方順成天哭喪個臉。武漢采購花去一半,剩餘的作為軍餉和撫恤一直用到現在,全椒攻陷後沒能繳獲什麼黃金銀元之類的東西。加上現在部隊人多起來了,弄錢成了當務之急。
還有那100之花機關,趙俊不止一次向自己訴苦說他的特戰排整個就一巡邏隊,除了摸摸鬼子的哨,埋點地雷以外,根本達不到當初成立特戰排時定下的目標。
陳際帆還訓了趙俊一頓說,當了那麼多年特種兵白幹了?沒有武器就不打仗了?少了張屠戶還不吃帶毛豬了等等,實際上他和鍾鼎城比誰都著急。現在的特戰排的確隻能當做偵察兵用,但實際上一支真正的特種部隊其殺傷力是任何一支常規部隊所不能比擬的,而且它還應該能夠勝任常規部隊所不能完成的任務。在陳際帆剛幹特種兵那會還幻想過要是當年能有一支這樣的部隊恐怕端鬼子的司令部都不成問題。
這個時代的中國,100支花機關絕對是不錯的武器,隻要運用得當,100米內絕對是鬼子的噩夢,正好適合特戰排。有了衝鋒槍,特戰排才可能執行更加艱巨的任務。
還有就是番號,有了番號就意味著合法,就意味著多少能有點後勤接濟,再說現在當務之急的確是擴充部隊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一個團的番號可以讓自己擴充到兩千多人,如果訓練跟上的話,對付鬼子個把聯隊都有可能。
劉春全和肖儒軒等人看見陳際帆半天不說話,心裏也著了急,以為又像上次樣會碰釘子,一個個都埋頭捧著茶碗品茶。
“我代表‘神鷹’全體官兵感謝委員長、戰區長官和安徽各界的厚愛,隻是這改編一事還需和官兵們商量再做答複,若在下貿然答應,恐怕下麵軍士不服造成不應有的麻煩反而不妙。這樣,各位原來辛苦,先在全椒住下,待在下和手下兄弟們商量後一定給幾位貴客一個滿意的答覆。”陳際帆盡量把話說得客氣些,以免對方誤會了。
劉少校聽口氣以為要泡湯,後來仔細琢磨覺得還有希望,也不好再說什麼,拱拱手先告辭而去。
代表們剛走,陳際帆就命令衛兵著急所有排以上軍官開會。內容當然是討論是否加入國軍序列的問題。
會議一開始就明顯分成了兩派,一派以宋關虎、尚長福、蘇靖威為首主張加入國軍,理由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壯大隊伍,還能享有政府軍餉和裝備支持;另一派以羅玉剛、胡雲峰、趙俊為首,這幾個自然不用說,都來自21世紀,對國民黨沒什麼好感,受黨的教育多年,雖不主張加入新四軍,但是壓根就沒考慮加入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