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九章再起波瀾(2 / 2)

“顧墨三這是撂挑子,我建議立即發電告訴三戰區,取消收編計劃,任其自生自滅。”

陳誠在旁邊趕緊製止:“不可,校長息怒,學生舉得沒這麼簡單。”

“你說下去!”蔣介石半閉著眼將手揮了揮。

“第一、這支‘神鷹’部隊的戰績據我分析是真實可靠的,比如說他們隻有一兩百人的時候,戰報上隻殲滅了敵人100多人,而是避開日軍500人主力繞到後麵攻擊後勤補給點。如果是某些部隊,戰報上肯定是全殲日軍多少,自己如何英勇作戰什麼的。”

蔣介石的眼睛開始睜開了。

“其次”,陳誠繼續說,“一般的部隊向中央伸手,無非是先要錢,然後是槍和子彈。但是這支部隊不同,三戰區送過去的錢和槍他們沒有再加碼,反倒是要用不著的高射機槍和速射炮,特別是要速射炮這一點和其他中央部隊都有所不同,一般大家都要山炮野炮,但是這個‘神鷹’點名要高射機槍和速射炮,他們意欲何為呢?”

“要對付日本人的飛機和坦克。”蔣介石終於忍不住插了句。

“校長英明,學生也是這麼想的。就衝這一點至少說明部隊指揮官首先懂軍事的行家,其次他們可能還準備和日軍精銳部隊打仗,而不是滿足於山溝溝裏打遊擊。再次,他們向戰區點名要電台和電話,說明他們對現代戰爭有著比常人更深刻的認識。綜合以上幾點,學生以為,這支部隊如果能收編的話,將給政府抗戰增添意想不到的力量,但是如果讓中共捷足先登的話……”

說到這裏,蔣介石忽然站了起來對陳誠說:“你負責擬一份電文,告訴顧祝同,對方的條件照準,前提是必須服從戰區指揮,否則以叛軍論處。如果這點事都辦不了,就交給九戰區。”

看見陳誠在校長麵前得了分,何應欽也不甘示弱。他也對蔣介石建議:“委員長,情報顯示日軍正加緊進攻安徽,省會合肥更是首當其衝,卑職以為答應條件後立即以三戰區長官部命令所部參與防守合肥。”

“校長不可,”陳誠想你這不是添亂嗎?就一個營的拉上陣地要不了幾個小時就灰飛煙滅了,收編還有什麼意義。“從‘神鷹’以往的作戰方式看,無論士兵裏還是火力,它都暫時不適合與鬼子進行正麵防禦戰。如果咱們花了大價錢的部隊剛上戰場就消耗光了,那軍委會收編還有什麼意義呢?難道就是為了多幾個炮灰嗎?”

“辭修你說怎麼辦?”蔣介石有些不耐煩。

“允許其留在敵後,由戰區向它提供情報,讓他們發揮長處專門攻擊鬼子的機場、車站、倉庫甚至司令部等高價值目標。讓戴雨農專門給他們一套密碼方便聯絡和指揮。其實留在敵後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神鷹’在敵後建立遊擊區,勢必會擠壓新四軍的空間,這樣就有效地防止了共產黨在蘇皖地區的發展壯大。”

最後一句說到了蔣介石的心坎上,敵後有一支國軍番號的部隊,至少共產黨就不會那麼囂張了。

“事情讓顧墨三去做好了,一切按照你的意思辦,我看第三戰區指揮不動,要給就大方點,再加上十二門迫擊炮,備足炮彈。部隊番號為國民革命軍‘神鷹’獨立團,改由軍委會直轄,以後的軍餉補給由軍委會直接下發。顧墨三是指揮不動人家的。”

陳誠又贏了一局,他之所以不遺餘力說好話,一方麵是愛才,畢竟是軍人嘛,另外一方麵,在適當時候將這支能打硬仗的部隊收進土木係才是正理。

有了最高當局的指示,效率就快多了,電報和物資先後運抵合肥。顧祝同和他的幕僚們看到軍委會的電文簡直就像看天方夜譚。老頭子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大方,這一不是黃埔,二不是陸大,更不是浙江人。老頭子吃錯藥了?

懷疑歸懷疑,命令還是要執行的。顧祝同立即電令前方談判的劉副官,答應所提條件,全程參與監督“神鷹”的改編工作,與合肥方麵交接物資事宜。並囑咐,此事已經通天,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有了尚方寶劍,劉春全在談判桌上表現出從未有過的大方,讓陳際帆等人驚訝不已,差點顛覆心中早已定格的國民黨反動派的形象。

最驚訝的還數胡雲峰,當初提這條件時,很有點故意刁難的意味,因為如果談崩就用不著加入國民黨了。沒想到人家居然全部答應,還加了十二門迫擊炮。

接下來的事就是部隊改編,“神鷹”的軍服不變,隻是在帽徽上掛上青天白日徽。陳際帆最欣慰的是蔣介石居然答應自己的部隊繼續在敵後作戰。

一切擔心都解決了,剩下的事就是立即拿出部隊整編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