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神鷹”獨立團的新任團長陳際帆來說,接下來的幾天是興奮和痛苦的。兩千多人馬,無論如何都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這兩千多人來自四麵八方,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可以說這段時間是部隊戰鬥力最弱的時期。
以前看八路軍軍史,說到有段時間八路軍雖然發展迅猛,但戰鬥力下滑得很厲害,現在陳際帆可算是深有體會了。
和他一起深有體會的還有副團長鍾鼎城和其他一起來自21世紀的戰友。現在部隊上下迫切需要進行嚴厲整訓。
陳際帆提出了個‘成立團整訓委員會’的方案,因為這次的整訓牽扯麵很廣,所以有必要統一思想、群策群力。
委員會構成如下:總指揮陳際帆,秘書長鍾鼎城,副秘書長王永。
聯絡員:李濤成員:胡雲峰、羅玉剛、高煥捷、趙俊、文川浩、宋關虎、尚長福、鄧方順、田國楨、韋毓舟、李安舉、蘇靖威、王大柱王大柱現在除了擔任四連連長外還要繼續訓練防空隊,因為防空對就是以原來機槍排為骨幹成立的。
在整訓委員會的首次會議上,陳際帆對部隊的整訓提出了自己全新的定義:即部隊不是簡單的進行軍事技術的訓練,訓練不能僅僅停留在射擊、拚刺、投彈這些技術性環節,還要加強部隊思想作風教育。要讓所有官兵明白,“神鷹”之所以取得連續的作戰勝利,其主要原因不是武器裝備的優良,也不是靠士兵單純的英勇,而是“神鷹”從它誕生之日起就是一支國內獨一無二的部隊。“神鷹”有自己的靈魂,就是高度的紀律性、戰鬥的強悍性和親民性。其中紀律性是關鍵,它要求部隊上下都要有凝聚力,有自豪感和責任感。
根據陳際帆的指示,整訓委員會經過討論把整個訓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神鷹”戰士養成階段。具體有:1、在全團上下組織學習“神鷹”的戰史以培養自豪感;2、學習中日兩國國情以及抗戰以來日軍在中國大地上的罪行以激發官兵的激情;3、學習內務條例並實踐,以培養軍人的榮譽感。時間為一周。
第二階段為“神鷹”戰士成長階段。通過不斷地訓練達到以下幾個目的:1、提高戰士的體能和技術水平;2、磨練意誌,養成不怕吃苦的頑強作風;3、通過高強度的訓練促進團結,增強部隊凝聚力。時間暫定為一個月,因為恐怕會有戰鬥。
第三階段為“神鷹”戰術合成演練階段。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必須養成多兵種協同作戰的習慣。反對單純靠不怕死來進行作戰。偵察兵與炮兵,步兵與炮兵,特種兵與常規兵種等。這一階段是高級階段,隨時都要演練。
文件方麵,由秘書處負責編寫“神鷹”戰史資料。陳際帆親自編寫《士兵簡明國情讀本》引發到全團。政訓處整理軍歌資料印發基層學唱。
整訓委員會又連續出台了《“神鷹”獨立團訓練大綱》、《“神鷹”獨立團部隊訓練考核辦法》、《“神鷹”獨立團紀律條令》、《內務條令》、《保密條令》等文件。
兩天後,一場前所未有的“神鷹”獨立團大規模的全軍訓練正式開始。
工兵連先在全椒周邊選擇場地作為訓練場,並開始製作各種訓練設施。如獨木橋、障礙、陷坑等。然後整訓委員會專門在一處平整的場地加以改造後作為全團靶場。鄧方順專門管理靶場,並排出各連隊靶場訓練課程表。按照陳際帆一定要進行實彈訓練的要求,鄧方順的後勤專門用卡車拉了一車子彈作為訓練用彈,現在他早就不想當初那樣心疼子彈,一來子彈常常有,二來部隊經過實彈訓練後射擊水平確實提高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