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村裏的哪個媳婦、婆子被愛因斯坦的那個蘋果砸中了腦袋,對著車來車往的前來拉火磚的人兜售出了去年收割蔬菜後炮製的酸菜。沒想到那酸菜竟然是深得人家的喜愛,不但當場就定了十斤回去,還說等回去鄰縣的鋪子裏的東家問問。
這之後,譚家村的酸菜就打出了名頭,家裏炮製的那些酸菜全部都給兜售了出去,而且還是買家來拉貨,跟本就不用費什麼神。如此一來後前來拉火磚的人總是要問上這麼一問,奈何家裏去年收割蔬菜的菜頭和白蘿卜秧子太少,一家人總共就炮製那麼一壇子。
人就是這麼奇怪的動物,越是吃少的東西讓人吃的越是念想,更何況這種酸菜酸酸辣辣辣的,讓人胃口大開,尤其是一些嘴裏沒什麼味道的人,吃著更是爽口。
譚家村的人現在對莫悠然的仰慕已經不能用佩服來形容了,就那麼一搗鼓,連扔在地裏的菜秧子都能變成銀子。不說眾人後來自發給莫悠然家送來的點心和布匹什麼的,當時還弄的莫悠然不明就裏,待得知是為著去年做的酸菜賣了好價錢的時候,心中暗暗佩服這些古人。自己當時做那個酸菜的時候根本就沒想到是要拿出來賣錢的,沒想到這些目不識丁的莊稼漢子竟然也懂得商機和物以稀為貴的道理。
幾番推托後,莫悠然在雲娘的勸解下,有些不好意思的收下鄉親送來的禮物,眾人這才滿心歡喜的回去。在他們看來,莫悠然教會了他們做酸菜這個技術,往後每年都是可以做的,那豈不是每年都能有一筆銀子進賬,所以對於把銀子白白的送給自己的恩人是怎麼也得感謝一番才是,否則就成了忘恩負義的人了。
譚柱負責的木器鋪子也是紅火的讓人羨慕,每日裏都要接下不少訂單,廠子裏的工人已經是忙不過來了,在譚柱的提議下,莫悠然囑他再擴招了五個工人,這五個工人都是從隔壁幾個村子裏招的。
這兩塊作為“悠然控股集團”的主要賺錢板塊,而且是銀子來的如雪花般的多和快,看著雪遝而至的訂單,譚柱和譚發真是恨不得每人多生出一雙手來。
但莫悠然卻不這樣認為,這樣的家具款式和材料質地,隻要賣出了口號和名聲,日後的生意定然是很好的,根本就不用擔心。但自己要做的是一個能夠長期穩定發展和存續的企業,所以即使現在的訂單再多,莫悠然也是鄭重的叮囑他們要慢工出細活,切不可為了提前交貨而出現質量上的問題。
上次給的蔬菜種子譚家村已經和隔壁幾個村子的種上了,雖然育秧的時候是譚發在譚家村用了幾家的地合著一起育的秧,最後每家都排了輪子來領菜秧。這可把王家村、李家村和付家村的人激動壞了,盡管量不多,都還不夠種滿家裏那點稀少的地,但總是有盼頭的。
況且這次譚家村的人上次收獲的土豆每家都留了種子的,這次譚家村的人在留了自家的種子後,剩餘的都拿出來分給了隔壁的三個村子的人,一時間譚發和上次被派到譚家村來實地學習的那十幾個村民可是忙壞了,不但要照顧自己的蔬菜,還要幫著知道村裏人的蔬菜,更還要到譚家村來時不時的找譚發指導這次的新蔬菜辣椒和冬瓜。
人人都有事做,家家戶戶都有了盼頭,大夥在忙完了的時候就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堆,討論著這次蔬菜的話題。自然李家村的李大拴家更是成了香餑餑,熱門之地。
先不說他家的房子是新蓋的十五間大瓦房,羨煞了村裏的人,而李大拴這次還把家裏多餘的土豆種子拿出來分給李家村的人,這讓那些在譚家村得到分量不多的村民更是感激不已,要知道這李大拴拿出來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一兩銀子一斤的土豆,聽說現在鎮子上也隻有最出名的那家大酒樓在賣,賣出來的價根本就不隻一兩銀子。
所以大夥對李大拴家就更是熱絡了,往日裏那些望著人家煥然一新的寬敞瓦房暗自嫉妒的人也漸漸歇了心思,真心和他家交好起來。對於土豆的栽種李家村的人幾乎都擠在了李大拴家裏來問,那新蔬菜辣椒的法子也是能從李大拴那裏探到法子的,畢竟李大拴從開始辣椒的育秧就被自己女婿譚發給請去全程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