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長安行(七)(1 / 2)

跟著李世績出了禦書房後,徐凡一直有種猶如夢裏的感覺,很不真實。沒想到自己還是當官了,不過唯一好點的就是自己還算是個一個閑官,不用跟這些大臣們似的每天五更就上朝。一路上跟在李世績屁股後邊,和恭喜自己的大臣們打著招呼走出禦書房,因為李世績他們還得去皇城當值,徐凡跟李世績他們拜別後,就自己走出朱雀大門。

出來的時候已經巳時末,李繼策早就在門口等著了,看到徐凡出來,趕緊上前來問道:“怎麼樣,徐兄,第一次見駕,感覺如何啊?嗬嗬”李繼策早朝後就跟著一眾武將出來了,因為級別不夠,下朝後也沒有到禦書房,對裏麵發生的事情也就一無所知,更沒見到徐凡出洋相。

“嗨,李兄,別提了,小弟不知這見駕的禮儀,一上來就出糗了,這電視劇真是害人不淺啊!嗬嗬”徐凡一邊拱手,一邊苦笑道。一不小心把“電視劇”都順口說出來了。

“哦,何為電視劇啊?怎麼還出糗了,這見駕的時候直接跪那兒等皇上問詢不就行了啊?”李繼策一臉納悶的問道。

反應過來後,徐凡又是一陣苦笑,奶奶的,這一早上都是不順啊,連連出錯不說,你說怎麼跟李繼策解釋著電視劇啊,要是跟他好好解釋清楚了,他還不得以為自己瘋了啊。

“嗬嗬,沒什麼,就是一本書,介紹這曆朝曆代禮儀的,呃,這天也不早了,李兄,咱們還是趕緊回去吧,昨晚沒睡好,起的又這麼早,我在承天門聽宣的時候差點就睡著了”徐凡顧左右而言他,拉著李繼策就登上停在旁邊的馬車。

一路上,徐凡又跟李繼策講了禦書房發生的事兒,把李繼策聽得啼笑皆非又驚呼連連,然後又恭喜徐凡一上來就做了正五品上的戶部侍郎和襄陽縣伯的爵位,最後非要拉著徐凡回府去吃火鍋,慶賀徐凡高升。

——————————————又見分割線——————————————

幾天後,徐凡正帶著管家王有才和知畫、小寶他們接收李大帝賜的賜田和宅子呢。賜給徐凡的一千頃的良田位於長安城西北的渭河邊上,說是良田,奶奶的,也是無主的荒地,徐凡拿到地契後就先去看了一圈,好歹咱也是學農業的出身,首先關注的肯定就是土地和種子啊。不過好歹這一千頃的“良田”上還有一個莊子,幾百個莊戶,靠近渭水河邊,倒是不缺灌溉用水,周邊也都是李大帝的皇莊以及李世績、長孫無忌、程咬金等國公大臣的莊子。據說這處莊子還是唐高祖時期太子李建成主內政的時候給齊王李元吉置辦的產業。

話說這李建成也其實不是後世電視劇中愚昧無能、陰謀家、貪酒**之類的形象,隻是在後期爭皇位的時候采納了齊王李元吉和僚屬的諫言使用了一些計策,這齊王李元吉才不是什麼好鳥。雖說“玄武門事變”之後的正史上,無論新舊唐書中,都幾乎沒有提到過李建成有什麼功績,但是其實李建成也算是大唐曆史上首屈一指的人物。《資治通鑒》中曾記載“建成納計,乃克長安”,連長安都是李建成帶兵打下來的。唐溫大雅撰寫的《大唐創業起居注》記載,李淵起兵時,皇太子(李建誠)在河東,獨有秦王(李大帝)侍側耳,帝(李淵)謂王曰:“隋曆將盡,吾家繼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顧爾兄弟未集耳。今遭羑裏之厄,爾昆季須會盟津之師,不得同受孥戮,家破身亡,為英雄所笑。””真正讓李淵下定決心的還是李建成的“適時歸來”。“六月己卯,太子與齊王(李元吉)至自河東,帝甚歡。裴寂等乃因太子、秦王等入啟,請依伊尹放太甲,霍光廢昌邑故事,廢皇帝而立代王(楊侑)……”帝曰:“……眾意既同,孤何能易……”此後李淵宣布廢楊廣立楊侑,這標誌著李淵正式起兵反隋。所以說,在李淵首義中,李建成所起到的作用肯定是高於李大帝的。

後來李淵對李建成和李大帝進行了分工,一個類似於漢初韓信、蕭何那樣的分工,李大帝主軍,在洛陽建立了天策府,負責統帥、指揮中原地區的軍隊,李建成則是主民,主要負責管理內政,他在此期間主持設計並推行了均田製,並且改良了隋朝的租庸調製。這兩項製度的推行,迅速恢複了經濟,為之後大唐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經濟、物質基礎。而這兩項製度此後也成為了貫穿整個李唐王朝的基本賦役製度,即使李大帝的“貞觀之治”,在賦役方麵也隻是將這兩項製度推廣到全國並堅決貫徹。所以說,其實李大帝也沒有曆史上說的那麼具有神話色彩。當然占了人家李建成的光,徐凡肯定也會為李建成說好話。

李大帝也算是有心的,賜的宅子位於靠近曹國公府旁邊的安逸坊內,北邊就是有名的占地兩個坊區的“東市”,周圍坊裏也多是皇室貴族和達官顯貴的宅邸。靠近皇城不說,以後每半年上一個月的早朝時也可以多睡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