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相親也瘋狂
袁靚靚的年齡一過了二十五歲,就開始了相親生涯。
三年間,袁靚靚相親不下五十次。
幾乎所有認識袁靚靚的親朋好友、街坊鄰居、同學同事都為她介紹過對象。
袁靚靚接受相親這個途徑,也是出於無奈,她企圖從相親裏,遇見一個讓她眼睛為之一亮的男人。
袁靚靚抱著僥幸的心理,等待奇跡的出現。
家門口的“伴侶"咖啡店成了袁靚靚固定的相親場所。憑著豐富的相親經驗,袁靚靚能夠一眼斷定她和對方有沒有戲可唱。在這間名為"伴侶”的咖啡店裏,袁靚靚見過無數個不同來路、不同職業、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未婚男性。
他們都有各自的特征,隻給對方一杯咖啡的時間,袁靚靚就將他們紛紛打發走。
直到有一天“伴侶”咖啡店倒閉,袁靚靚也沒有找到她的終生伴侶。這仿佛是上天對她的嘲弄。
袁靚靚無可奈何地對米蘭說:咖啡店也沒有了,我的相親生涯也該結束了。
米蘭附和說:我早就勸你停止這種無聊的遊戲。相親是多麼沒有新意的事啊。象你這種隻相信一見鍾情的人最不適合相親了。在那種既定的環境和既定的人麵前,怎麼會有奇跡發生。隻有相信日久生情的人才適合相親這種途徑。
第一次因為朋友介紹見麵。第二次因為想給自己找一個歸宿再見麵。時間長了,一次又一次的見麵就會加深相互間的感情,天長日久,就會自然而然後走到一起。
相親是最不適合像你這種類型的女孩子。
米蘭說起相親,心中充滿了不屑。
米蘭甚至建議袁靚靚上網談一場網戀。
袁教授義正辭嚴地糾正了米蘭對相親的認識。
他說他和米蘭的媽媽就是通過相親走到一起。
那個年代,網絡還不曾像現在這樣深入人心,影響到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電腦和網戀對那個年代的人而言,都屬於高科技和高科技帶來的畸形兒。
袁靚靚也曾上網注冊找過網友。有幾個網友在網上談得很投機。袁靚靚提出交換照片。等看到對方的真實麵目,袁靚靚不能接受對方的醜陋,就斷然拒絕進一步的交往。
也有幾個網友的照片效果不錯,就發展到現實中約會。
米蘭到了約定的場所,躲在一旁觀察對方。當她看到對方的真實麵目比照片差的時候,就找借口不露麵,然後悄無聲息地離去。
在網上,還有人赤裸裸地提出不談戀愛隻做性伴侶。
袁靚靚氣憤地回敬:你就對著電腦手淫吧。
總之,袁靚靚的情緣是一個謎。沒有人知道謎底在哪裏?
袁教授提醒袁靚靚,別挑到最後隻剩下條件差的,到那時小貓小狗你也會嫁。
袁靚靚氣急敗壞地說:我哪怕相親相到九千九百九十九次,我也不會委曲求全將條件降低。
有一段時間,袁靚靚的生活裏頻頻接到要好的女朋友和大學同學結婚的消息。
徐婷是袁靚靚的小學同學。人長得相貌平平,身材矮小,性格內向。在一家民營公司做財務。卻有一個相戀多年的男朋友。兩個人久經考驗,經過了七年之癢,決定舉行婚禮。
袁靚靚是徐婷的好朋友,兩個人之間的友誼保持了十幾年。徐婷請袁靚靚做她的伴娘。
那天,袁靚靚打扮得比新娘還要漂亮,大大地搶了新娘的風頭。袁靚靚和相貌平平的徐婷站在一起,就像是一種諷刺。好在徐婷並不介意這種外在的壓力。她看上去比袁靚靚要自信從容得多。
袁靚靚深有感觸地說:徐婷的自信來源於男朋友對她的感情,她說過,無論她在別人眼中是多麼平凡,可在他的心目中,她永遠都是最美麗的天使。正因為有一個人好好地愛她,所以,徐婷一直很自信。不像我,在無數人的眼中,我是漂亮出眾的,但沒有一個人來愛我。沒有人知道我的寂寞。與徐婷相比,其實,我的內心特自卑,我甚至想像徐婷一樣,做個沒才沒貌、普普通通的女孩子,隻要有人愛有人疼就好。
楊柳是袁靚靚北外的大學同學。兩個人同住一個宿舍。曾經是無話不談的密友。楊柳大學畢業去了美國。楊柳像袁靚靚一樣外表出眾,不同的是性格可愛。能在三分鍾的時間,和不同類型的人成為朋友。
性格決定命運。
楊柳從大學一年級開始交男朋友,一學期一個,沒有一個男朋友的時間持續過一年。
大學期間,楊柳的男朋友一個個粉墨登場,然後又灰頭土臉地離去。
楊柳對袁靚靚公開自己的戀愛心得:在沒有找到一個自己愛的人之前,先和愛自己的人談戀愛,積蓄經驗。等戀愛談膩味了,就再換新的追求者。直到有一天遇到自己愛的人,然後再開始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戀愛也不遲。
楊柳談戀愛從來不入戲。她被動地接受追求者的感情。然後享受被愛的快樂。等到分手那一天,她也能做到收放自如地說再見。
楊柳從來不為任何一段感情痛苦。經曆對她而言,就是為了等待下一場更為精彩的戀愛。
袁靚靚最佩服的人就是楊柳,以及楊柳對待愛情的態度。
有一次,楊柳從美國回來度假。袁靚靚和楊柳約好見麵。袁靚靚還約上米蘭,她聲稱要讓米蘭見識一個最有魅力的女孩。袁靚靚說楊柳是班上最讓她佩服的女生,在感情上達到了情聖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