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章 過正(上)(1 / 2)

話雖然這樣說,可十一娘心裏卻很明白,想改變這樣局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她不由仔細考慮起徐嗣誡的未來來。

晚上,十一娘拉了徐令宜說話:“諭哥兒中了秀才,以後自然刻苦攻讀;諄哥兒性情敦厚,又願意照顧弟弟妹妹,有他守著這個家,不管是侯爺還是我,都能放心;謹哥兒還小,慢慢來,也不急,看他長大了想幹什麼,到時候再安排也不遲。隻有誡哥兒……既然到了我們家,我們也不能不管他。”她說著,不由遲疑起來,“侯爺可有什麼打算?”

徐令宜有些意外。笑道:“誡哥兒年紀還小,先跟著趙先生把書讀好再說。等他大一些了,幫他捐個前程就是。”

他說的十分輕鬆,也很隨意。

也就是說,這家夥隻管把人收下,其他的,一律沒有考慮。

十一娘半晌無語,想起徐嗣儉的那個差事來。

“捐個前程?”她猶豫道,“很容易嗎?”

“有些事,說容易也不容易,說不容易又容易。”徐令宜自負地道,“就看你怎麼辦?找誰辦?什麼時候辦了?”

也就是說,這種事是要看機會、運氣的。

說了等於沒說。

機會、運氣是最不靠譜的東西。

十一娘有些氣餒。

找了機會問徐嗣誡:“你最喜歡做什麼?”

自從那天被竇公子指使以後,他消沉了很多。聽喜兒說,下了學就在家裏練字,背書,其他的,一律放下了。

他想了半天,道:“我喜歡吹笛子、喜歡做紫砂壺、喜歡彈琴、還喜歡做河燈……”

喜歡的東西非常多,最喜歡哪樣,卻沒辦法說清楚。而且這些他喜歡的東西沒有一件適合繼續深造,最後成為他立足這個社會的基石——這些東西都是修生養性的東西,如果變成了養家糊口的技能,就成了下九流的手藝人。

既然不能從他喜歡的中選擇一項做為未來的職業,那就隻能從他擅長的裏麵選一項了。

十一娘先是把趙先生請進來,隔著屏風問了徐嗣誡的功課。

“五少爺很刻苦、很用功,已經開始練小字了。《幼學》快學完了,偶爾學學《聲韻啟蒙》。”趙先生垂著眼睛坐在在那裏,餘光卻忍不住朝屏風下望去。

綠油色的月華裙,繡著鵝黃色的纏枝紋,一圈一圈繞著裙擺,足足有三寸高,看上去異常的華美。

“這些年,有勞先生費心了。”十一娘客氣地道,“誡哥兒已經開始做對子嗎?”

“已經開始了。”趙先生態度很恭敬。

他是怎樣被推薦給侯爺的,她是怎樣向他暗示孩子的問題的,又是怎樣對待孩子的……別人不知道,他心裏卻最清楚——屏風後麵這個說話聲音柔柔弱弱的女子,實際上非常大膽和聰明的。她問這件事的時候,也許想知道的根本就是另外一件事。他能做的,就是據實以告。

“有多長時間了?”

“開春就開始了。”

“可對過十分驚豔的對子。”

趙先生想了想:“五少爺對仗很工整,不像他學笛子,很快就感受到要表達的東西,然後加上自己的理解吹出來……”

委婉地告訴她,徐嗣誡在這方麵沒有天賦。

十一娘難掩失望。告訴徐嗣誡打算盤。

也許到時候能幫著徐嗣諄管理家裏的庶務。

徐嗣誡很快就掌握了。但當十一娘讓他心算的時候,他好半天才能算出一個結果來,不僅速度慢,正確率也不高。

管理這麼大一堆子生意,雖然不必事事出麵去談那些契約之類的東西,但有大掌櫃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來請你定奪的時候,你總不能先把算盤拿出拔弄半天才能一個回答吧?專業人士敬重的都是比他更厲害的專業人士。

十一娘不由皺眉。

難道徐嗣誡除了文藝方麵的特長,就找不出其他的天賦來。

可是她的這種擔心並沒有維持多久,徐嗣諭回來了——十一娘要把精力放在給他籌辦婚事上,她決定先把這件事暫時先放一放。

“不管結果如何,薑先生讓我明天開春了回去。”徐嗣諭畢恭畢敬地給十一娘和徐令宜行禮,然後笑著和一旁的謹哥兒打了聲招呼。

謹哥兒焉焉地應了一聲,乖乖地坐在那裏動也沒動一下。

在徐嗣諭的印象裏,謹哥兒從來都是活潑、明快的,此刻卻像被在熱水裏滾了一遍的青菜似的,而且見到他也沒有露出歡快之色來。

他不由麵露詫異,猶豫著要不要問一問,徐令宜已道:“你遠路而來,風塵仆仆的。先下去歇了吧!有什麼話,我們明天再說。”

徐嗣諭隻好先退了下去。

回到自己的院子問留在家裏的玉邊:“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嗎?”

“六少爺被四夫人教訓了,”玉邊聽了掩了嘴笑。“這幾天都乖乖地待在四夫人身邊,哪裏也不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