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軒轅立九鼎三皇終聚齊
軒轅見肖遙離去,也自回到大軍之中,率大軍返回陳都,論功行賞,安撫大臣,開始了他的大治。
人族經過此次大戰之後,終於歸於一統!軒轅感人族沒有文字,不便於記錄和傳播文化,便令大臣倉頡造字,具六書之法,以德後世;軒轅又命臣子以伶倫取穀之竹以作簫管,定五音十二律;軒轅又感人族體弱,以玄清仙法等道門修行之法結合《神農百草經》,著《黃帝內經》,共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闡述陰陽五行變化之道,教導人族鍛煉體質。
軒轅更是結束了部落聯盟的時代,設城池,建國家,劃野分疆,八家為一井,三井為一鄰,三鄰為一朋,三朋為一裏,五裏為一邑,十邑為都,十都為一師,十師為州,將整個人族聚居地劃分為九個大州,分別為:冀、豫、雍、揚、兗、徐、梁、青、荊,軒轅又重定國都,因冀州為九州之中心,是為國都;設官司職,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設三公、三少、四輔、四史、六相、九德共百餘個官位管理國家。
在改革吏治的同時,軒轅更是對人族進行了一番大力的整治,大力發展農業,鼓勵人口生育,使人族恢複了大戰前的興旺,脫離了原始人之蒙昧。
軒轅有感於玄門眾仙在大戰中的幫助,下令全國家家供奉四清神像,修建四清廟宇廟宇,日日香火供奉不絕,百姓人人信道,人族更是出了許多修仙了道之士,玄門三教終於在巫妖屠人族之後再次大興於人族。而女媧娘娘因在大戰之時,出手破了十二都天神煞大陣,徹底的得到了人族的諒解,擺脫了自巫妖屠人族後的尷尬地位,軒轅也修建了聖母、聖父廟宇,令人族祭祀。自此,四清和女媧娘娘占盡了人族氣運,讓西方二聖眼紅不已,卻又無可奈何,隻得暗自等待西方教大興的時機!
如此,百年光陰匆匆而過,這百年來,是人族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的黃金時期,真正奠定了人族洪荒主角的地位。
百年之後,一件震動三界的大事從人族中傳出,人皇軒轅將在冀州立九鼎,以定九州!
這九鼎乃軒轅感人族弱小,未經修煉的人族,根本不是普通巫人、妖族的對手,而巫人、妖族可隨時降臨人族居住之地,傷害人族,因此,軒轅苦思冥想後,決定收九州之銅,鑄九鼎,分別鎮壓在九州之地,形成九州結界,以護佑人族。
九鼎鑄成後,天降祥瑞,有四海龍王奉玄清符召帶領九子前來。龍生九子,子子不同,九子分別為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贔屭、狴犴、屭、螭吻,這九子自願舍身以真靈鎮九鼎,使九鼎更具靈性和威力,幫助人族封鎮九州。軒轅感龍族大恩,封真龍為人族圖騰,永記龍族精神,又傳令各地建設龍王廟,供奉龍族,不忘龍族九子舍身之恩。九鼎在得了龍族九子真靈後,愈加顯得不凡,更具靈性。軒轅正式宣告天下,將於三月後立九鼎,定九州,同時,軒轅將證道離去。頓時,天下沸騰,無數人族競相趕往冀州,觀看立九鼎的盛況。
三月之後,冀州城中人滿為患,趕來觀禮的四方人族族人將整個冀州城擠的水泄不通,要知道,這不僅是軒轅立九鼎、定九州的盛況,還是軒轅證道而去的傳位典禮,人族族人感念軒轅率領人族走向大興的恩德,無不放下了手中活計,趕到了冀州城,要最後送別軒轅。
在冀州城中心的廣場上,正穩穩地擺放著九個巨鼎,巨鼎按九宮之位擺放,不時有道道金光從九鼎中照射而出,照亮了整個冀州城,更有龍吟之聲不時響起。
九鼎正中央,軒轅腰懸軒轅劍,手捧人皇至寶崆峒印,靜靜地立在那裏,仿佛在等待這什麼。廣場四周的大臣們,前來觀禮的族人們也都屏息斂氣,耐心地等待著,不敢發出絲毫異響!
日上中天,正午時分剛到,就見一輛九龍禦輦從三十三天之上直飛而來,天皇伏羲和地皇神農端坐於禦輦之上,人教大弟子玄都大法師手捧太清符召立與一旁。
九龍禦輦直飛而來,無聲無息的落在廣場上,伏羲和神農攜手走下禦輦,剛剛站定,就見得滿城人族族人齊齊跪倒,高呼:“人族子弟拜見天皇,拜見地皇,天皇聖壽無疆、地皇聖壽無疆!”
伏羲、神農見得族人跪拜,不由臉上現出欣慰之色,自己為人族所做的一切,人族都沒有忘記啊,伏羲、神農同時揮手,灑出一片仙光,將眾人扶起,道:“不必多禮!”隨即走向軒轅,對著軒轅說道:“恭喜皇弟,今日證道,從此曆無量量劫而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