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宋氏看著細細低語的楊家川夫婦兩癟癟嘴嗤笑了一聲,提醒道“我說弟妹啊,咱們還是快點走吧,不然爹和娘該等急了”
苗氏把楊家川的衣衫整理好,看著楊家川去了後院才會轉身笑著對宋氏說“是大嫂,咱們這就去田裏”說罷扛起鋤頭跟在宋氏的身後。
宋氏一言不發地走在前頭,也不管苗氏是不是跟得上她的步伐。這些日子相處下來,苗氏一早就看出宋氏是一個吃軟怕硬的人,不僅如此還是村裏出了名的大嘴巴,貪吃懶做。也就隻有沐氏母子幾個才會被這樣的人壓著,她苗氏一向不把宋氏這樣的人放在眼裏,不過她初來乍到還是要跟宋氏打好交道。
苗氏在心裏打好了自己的小九九,臉上露出一個討好的微笑,說“大嫂,如花從未幹過鋤田這樣的活兒,一會兒還請大嫂指點指點,免得如花被村裏人笑話了去”
宋氏仰著頭走在前麵,高傲地說“那是自然的,娘最看重的就是咱們家的顏麵,所以咱們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把臉麵給丟了”
苗氏繼續阿諛奉承地說道“是是是,大嫂說的太對了,人活著就是為了爭一個臉麵,這臉麵要是沒了,活在這世上也是一個笑話”苗氏說著從頭上拿下一個頭花“大嫂,這是如花帶回來的頭花,今天才剛拿出來用的,大嫂要是不介意就送給大嫂吧”
宋氏停下腳步回身看著苗氏手上的頭花,心下一喜,嘴上卻說著“這,恐怕不太好吧,之前就收了你那麼多的布了,這會兒再要你的頭花,讓娘知道了,娘又該說我了”
苗氏鄙夷地看了一眼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她手上的頭花的宋氏,臉上的笑得愈發地溫柔了“大嫂,如花送你頭花是因為如花真心把你看作長輩,就算娘知道了也隻會說咱們妯娌間感情好,又怎麼會說咱們呢”
宋氏聽苗氏這麼一說,心裏的一點猶豫馬上消散了,捉過苗氏手上的頭花別在了自己的發間。妯娌兩人故作感情深厚,有說有笑地往田裏走去。
翠竹村的田間到處都可以看到揮動著鋤頭辛勤耕耘的村民們。村民們揮動鋤頭時發出的悶喝聲、鋤頭落田時濺起的水花聲以及趕著耕牛犁田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交彙成了一曲悅耳的田間小曲兒。
楊承軒領著司徒睿來到沐氏所在的田邊,隨後便各自拿著布袋沿著周圍的小溝撿河螺。楊承軒有一段時間沒喝到過河螺湯了,這會兒看到水溝裏手指粗的河螺,高興地挽起褲腳蹭蹭地就蹦進了水溝裏。
楊承歡低著頭撿河螺,不知不覺間就來到了一個山腳下,剛好楊禾一家的田地就在這個山腳下。杜氏看到楊承軒哼了幾下扭轉身子繼續幹活兒了,杜氏的悶哼楊承軒是一點都沒聽見,他此時正沉浸在撿河螺的喜悅中,完全忘卻了周圍的一切。
楊家川挑著豬糞來到田邊,看到水溝裏的楊承軒,心裏一悅,走到正在田邊玩草的楊敦身邊輕聲地說道“敦兒,你怎麼不去找弟弟玩?你看,弟弟就在那邊”楊家川指向水溝裏的楊承軒。
楊敦繼續玩弄著手上的雜草,鼓著腮幫子說“他才不是敦兒的弟弟,敦兒也不要他來跟敦兒搶爹爹”
楊家川在楊敦旁邊蹲了下來說“敦兒,爹爹要你記住軒軒是你的弟弟,也是爹爹的孩子,所以敦兒不能說軒軒不是你的弟弟,知道了嗎?”
楊敦把手上的雜草一扔,生氣地走到了另一邊不去理會楊家川的話。楊家川還想說楊敦幾句,杜氏便在田裏喊道“老三,你不去挑豬糞在這幹愣著幹嘛,都不用幹活兒了是吧?”
楊家川的頭一縮,急忙挑起一旁的扁擔灰溜溜地回家挑豬糞去了。楊敦對楊承軒的排斥讓楊家川很為難,他還盤算著農忙過後把苗氏娶進門,讓楊敦入族譜之後再把沐氏母子幾個勸回家,這樣楊家川便覺得自己一家子真正的齊全了。
楊家川心事重重地挑著扁擔往回走,一不小心碰到了往他這邊走來的曾啟海。楊家川本就有點煩悶的心情,看到曾啟海後便聯想到了沐氏這段時間裏一直在幫曾啟海幹活,兩個孩子也是對曾啟海親密無間,不知道的人都以為他們是一家子,楊家川自認自己比曾啟海好上不知道多少倍,可沐氏與自己和離後卻當著全村人的麵幫著曾啟海幹活,這不是活生生地在他臉上扇了一巴掌嗎?楊家川越想心裏越不舒暢,心裏的妒忌便也跟著猛地地爆發了出來。